人體是由各個局部共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在繪制服裝效果圖的剛候通常把人體局部這樣來劃分,它主要包括頭、胳膊、手、腿、腳,同時把頭再進行細分:眼睛、眉毛、耳朵、鼻子、嘴、頭發等,各人體局部的不同形、態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不同感覺的人體外貌,這也是形成服裝效果風格的關鍵因素。
在人體局部中,頭與手的刻畫是難點,而其他局部因服飾的遮蓋而顯得弱化。如何把頭與手畫得生動、傳神是每個從事服裝設計行業的人都曾苦惱過的話題,這需要扎實的素描功底以及大量的臨摹、寫生。
一、頭部與頸部
在畫頭部時,把頭抽象為一個橢圓形的球體去表現,頸部畫成筒狀造型,這樣理解對象是為了便于掌握。頭與頸的動作是相互聯系的。他是人物姿態形成的關鍵部位之一。因此,在表現人物動態時,應該把頭與頸聯系起來進行描繪,連接頭與頸的肌肉是頸部左右側的肌肉,在頸部轉動,仰俯,側曲等顯示不同姿態時,頸肌是頸部美感表現的重點。頸部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全身的表情。
二、面部
在服裝效果圖的表現過程中,面部是刻畫和描繪的重點之一。服裝效果圖表現的首先是服裝,但這些服裝是由各具個性,風度的人物來展現。始終由含有各種感情的人們來穿著,表現人物精神狀態是服裝效果圖的特殊使命。
人類的各種表情是要是通過面部五官來表露,在服裝效果圖中的面部繪畫,必須掌握人物面部五官的共性美。即所畫的臉能給人以美感,這就要求輪廓比例位置的正確,描繪出一般人所欣賞的共性美感。
表現面部,首先要掌握五官在臉上的位置和比例。五官的位置在我國早有“三庭五眼”之說。所謂“三庭”是指發跡到眉間為一庭,眉部到鼻底為又一庭,鼻底到下頜底再為一庭。這一般是指在頭部平視而非仰視,俯視等動作時描繪的位置比例。所謂五眼是指當頭部平視從正面觀察時,在兩耳之間有五個眼鏡寬度的位置。鼻子寬度約等于一個眼,眼梢到左右耳際各為一個眼,加上兩眼本身即為五眼。嘴 在鼻底到下頜底部縱線的三分之一處,嘴的寬度等于兩眼瞳孔間的距離。耳朵上端與眉平,下端與鼻子底部平。畫臉的時候應注意下頜線的美觀。在具體描繪時,,可先畫出頭部輪廓,之后畫頭部中線,畫完中線后將頭部長度分為四等分。在最上部的四分之一為發際到頭頂的位置,其余四分之三即為三庭的位置。這樣可以方便的畫出五官的正確位置,同時要注意由于頭部的動態,而使五官產生的透視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