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贛南師范學院位于江西南部、京九線上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贛州市。學校創辦于1958年6月,時為贛南師范專科學校,1984年升格為本科師范院校,成為省屬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200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9獲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辦學53年來,學校已為國家輸送了各類合格畢業生7萬余人。
2007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教育部評估專家組評價學校“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發展前景良好的本科師范院校,在教學質量和辦學實力方面處于同類地方高等師范院校的前列”。
學校學科齊全,涵蓋法學、經濟學、史學、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教師教育、文理學科為特色,文理管工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設有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體育學院、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學院。現有56個本科專業,其中歷史學、化學專業被批準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學、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等14個專業被評為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美術學、體育教育、物理學、教育技術學等7個專業被評為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現有中國近代史、光學、市場營銷等22門省級優質(精品)課程;建有社會學、有機化學、基礎數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等8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社會學為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學科;建有中國語言文學等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F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三本學生近3800人),成教生5300余人。現面向全國29個省市區招生,并招收有烏克蘭、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留學生。
學校擁有完備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豐富的圖書資料。校園占地面積2100余畝,其中建設有占地1700余畝融人文、科技、生態于一體的新校園,校舍建筑面積7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4億元;圖書館藏書170余萬冊,另擁有45萬余冊電子圖書和15個文獻數據庫。建有一大批裝備先進的教學設施。校園網、計算機和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已普遍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和管理工作。
學校建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83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50余人,碩士生導師166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和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共17人,有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者的專家10人,有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共58人,現有省級教學團隊5個。學校聘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聘有多名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的外籍教師。
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具有較高的學術科研水平。近三年來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20余項。現有江西省有機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數值模擬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或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客家研究中心、中央蘇區研究中心和教育經濟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有邊緣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校園文化研究中心等25個校級科研機構,其中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列入江西省“建設10個國家級研發平臺”計劃,果品加工團隊入選江西省第二批優勢科技創新團隊,江西省臍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我校牽頭申報并獲得批準成立。學校在客家學、中央蘇區史、教育經濟、有機化學、藥物化學、臍橙產業工程化、稀土金屬材料化學、校園文化、古代文學等領域形成了顯著的研究特色并產生了較大影響。學校編輯出版的《贛南師范學院學報》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學校堅持服務社會,主動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培養高素質基礎教育師資和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同時,積極開展職后教育與培訓工作?,F建有“江西省中小學校長培訓基地”、“江西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江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贛州市中小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