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商標、標價上萬元的洋品牌竟無絲毫洋基因,全為本土運作、本土設計、本土制作、本土銷售的中國貨。高檔假洋牌身后,是一條鉆了法律空子的灰色產業鏈——
你會對從一個縣級小城的廠子里生產出的無設計、無品牌、無特色,要價一兩百元的服裝感興趣嗎?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
但是,如果給這些服裝統統貼上洋標簽,擺放在北京商場的高檔櫥窗里,有精美的射燈打光,同時又有溫文爾雅的銷售小姐告訴你,這是來自意大利的、已經有100年歷史的高檔品牌,即使標價上萬,相信也會吸引不少人駐足。
事實上,在中國的服裝行業、制鞋業,這樣麻雀變鳳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WILO”“MILIDIP”“FAILIHU”“WEMONB”“WNZCIN”“QPINUB”,類似這樣甚至讓人不知該如何拼讀的英文品牌在各大商場比比皆是,在售價不菲的男裝柜臺尤其多。但是,也許沒有幾個消費者知道,這其實都是些根本沒有洋基因的本土品牌,他們在貼上商標進入商場之前,只能賣到一兩百塊錢。 “很多都是這樣的,制鞋行業也有,只是沒有服裝行業多。”奧康集團宣傳部金蓓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像這樣的事情,他們聽說的多了。她順口就告訴記者幾個品牌,甚至包括某市場占有率極高的著名運動品牌,“宣稱是意大利品牌,實際完全是國內公司操作,沒有任何意大利血統。”
奧康集團宣傳部長王海龍無奈地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這種品牌太多了,甚至是業內人士,都很難甄別到底哪個品牌是貨真價實的,哪個是假冒的。“這不但對消費者是一種欺騙,也會對本土品牌的發展有傷害。”
一個典型的樣本?
2001年,MARK FAIRWHALE耀世登錄中國。
MARK FAIRWHALE馬克華菲家族的榮光,一個以深海鯨魚命名的時尚品牌。
以上描述都來自著名男裝品牌馬克華菲的官網。在為數眾多的消費者心目中,這是一個來自意大利的品牌。
日前,北京中友百貨正在作馬克華菲的促銷活動,活動現場人頭攢動,《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消費者,被訪的5名消費者沒有一人將馬克華菲歸為中國品牌,有兩名認為馬克華菲是意大利品牌,而另3名則認為“似乎是歐美的”。面對記者的追問,工作人員似乎都不太確定,告訴記者“意大利的吧”。
如此洋氣的品牌名稱,類似“登陸中國”“馬克華菲家族”等的描述,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有歷史的洋品牌。
事實卻遠非如此。其實這是一個百分百中國原創的品牌。
而其“馬克華菲家族”一說,其實來源于其英文名字為MARK CHEUNG的藝術總監。事實上,這名中文名為張肇達的藝術總監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為馬克華菲做了什么?馬克華菲方面給《中國產經新聞》的回復則完全回避了關于張肇達國籍的提問:張肇達先生作為馬克華菲品牌的藝術總監,他是整個馬克華菲家族的“造夢師”,由他親自指導創作了許多出色的產品系列,他的創意才華可以在馬克華菲家族的各品牌成衣中體現。
這樣的回答似乎可以理解為,張肇達并不真正為馬克華菲服裝進行具體設計,而僅僅是“指導”,至于如何指導,則無從考證了。
而記者從其他渠道則了解到,張肇達是地道的中國設計師,只是MARK CHEUNG、馬克華菲家族這樣的稱呼,恍惚之間讓人以為是外籍設計師了。
如此態度,讓記者感覺似乎馬克華菲方面對于其中國品牌的身份有所回避。就在《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最初致電馬克華菲方面的時候,其品牌控制部一名工作人員不假思索地告訴記者,馬克華菲“當然是中國品牌”,而當記者致電品牌推廣部時,對于“馬克華菲品牌是中國品牌還是歐美品牌”這樣的提問,工作人員竟然稱“不能回答”,因為,不能隨便說,要由專門的人來回答。最終給記者的書面回復則稱:馬克華菲品牌是源自意大利風格的中國原創時尚品牌。
廠家如此避重就輕的宣傳,正是造成消費者錯覺的原因。
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上,記者查詢到注冊馬克華菲(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股東發起人是港資公司香港馬克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而事實上,這家公司在香港當地,并沒有從事馬克華菲服裝的設計、生產,按照馬克華菲方面的書面回復,則是:香港馬克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馬克華菲的集團控股公司,考慮更多的是市場戰略投資等事宜。
這種情形,與不少業內人士口中不從事具體業務,只掛一個洋名的“空殼公司”有幾分相像。
看來,從血緣上,馬克華菲不但不是意大利、也不是歐美,甚至都不是香港品牌,而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
對一部分看品牌購物的消費者而言,品牌的血緣尤其重要。而對另外一部分注重品質的消費者而言,產品質量就更重要。
但定位高端、時尚的馬克華菲似乎在這兩方面做的都不盡如人意。例如,2010年1月25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部分在上海銷售的羊絨羊毛制品監測報告,在不合格商品“黑名單”中,馬克華菲的名字赫然在列。馬克華菲方面解釋為,該商品確實存在實際成分與標示不符問題,將12.8%滌綸誤標為腈綸。而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次,據《華夏時報》報道,2006年11月,廣州市工商質量監督局在抽檢中發現,馬克華菲JEANS男裝的一款休閑褲中可分解芳香胺超標。
不過,憑借獨特的營銷手段,馬克華菲無疑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2010年11月,僅其在淘寶開設的官方旗艦店就創下單日成交額超千萬的紀錄。
暴利產業鏈揭秘
是什么催生了這些假洋牌?有哪些人從這些假洋牌身上獲得了利益?這是一條怎樣的利益鏈?
一位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的老板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像這樣的品牌數不勝數。一般都是由幾個人進行品牌運作,而運作的第一步就是找一家代理機構在香港或者國外注冊一家空殼公司。
14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就聯系上了這樣一家公司。記者以公司注冊咨詢者的身份給時代國際商務香港公司下屬的深圳市德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打通了電話,這正是一家專門代辦注冊香港公司業務的公司。
記者了解到,由這家公司代為注冊一家香港公司,只需要6-8個工作日,付費人民幣3000元,而這其中還包括注冊成功的香港公司一年所需繳納給香港政府的費用550元。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申請人只需要提供公司名稱以及一個香港的銀行賬號即可,而這個香港賬號還可以由該公司聯系通過視頻向香港匯豐銀行申請,申請人甚至都不用親自去香港,極其方便。
至于公司的注冊資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香港公司的最低注冊資金是10000港幣,而這些錢并不需要真正提供,申請人只需要提供千分之一的厘印稅,即最低只需要提供10元港幣。
這名王姓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在香港申請公司的好處極多,最主要的是注冊公司的業務范圍極其廣泛,例如注冊一家“對外貿易公司”則其業務范圍就幾乎無所不包了。
她還告訴記者,通過她們公司進行申請的,多數是空殼公司。為的就是品牌運作,像這樣的業務,一個月就有100多單。如此算來,這個假洋牌產業鏈上的第一環代注冊公司一個月就可以賺取20多萬。
這名“富有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還特意叮嚀記者注意事項,一定不要在香港注冊完公司就直接在內地生產,因為香港公司在內地沒有實地經營權,但其轉換也非常方便,只要找一家加工廠進行商品生產的委托授權即可,甚至是在內地再注冊一家企業,自己授權自己進行生產也可以。“只要按照我說的去做,保證你什么問題都沒有,完全合法。”
注冊完空殼公司,第二步就是像上述工作人員所說的那樣,在內地找一家企業進行生產授權。
據了解,這樣的加工企業多數集中在東莞、福建泉州以及河北容城等地,但這一環是整個產業鏈上性價比最低的。例如一套假洋牌西裝,在商場可以賣到上萬元,但支付給加工廠的價錢只有每套一兩百元。而這些加工廠承擔的則是最繁重、最主要的加工環節。
在進行生產的同時,品牌的包裝也在進行。據了解,這種包裝主要包括按照英文商標編故事、進行品牌推廣,召開新聞發布會,尋找明星代言,以及邀請知名設計師高調亮相等。在這個環節,一些品牌會找廣告公司合作,廣告公司獲取相應報酬。而明星和設計師則可以獲取出場費,而有些高調亮相的設計師其實和產品的生產完全無關,僅僅是按照合作協議在每一個重要場合亮相。
第三步就是市場推廣了,在品牌有一點名氣之后,先期投入資金在繁華的街面設立專賣店,主打高端形象,之后憑借“洋品牌”進入高端商場。
王海龍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相對于真正的本土品牌,商場更青睞這些假洋牌。目前,大約九成的商場對入駐品牌是不收取進場費的,而是采取銷售抽成的辦法獲益。而如今,由于很多消費者都存在盲目崇洋的心理,同時又對品牌沒有甄別能力,這就造成假洋牌比貨真價實的本土品牌賣的更好,商場也就跟著獲益更多。王海龍介紹,目前商場抽取的銷售提成一般為百分之十幾,而一套假洋牌的西裝可以賣到上萬元,如此一來,商場獲得的抽成收益也很豐厚。
假洋牌售出,那些幕后的商品運作者就可以獲益了,無疑,這是產業鏈上最豐厚利潤的獲取者。一些品牌運作“成功的佼佼者”,甚至憑借日益壯大的影響力,真的開始將產品賣向國外市場,賺取更多的利潤。
吊詭的“合法”身份
如此明顯的欺騙,應該由什么部門來監管?調查的結果卻讓記者大吃一驚,竟然沒有任何部門可以管得了。
14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致電工商總局12315投訴熱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在海外注冊公司然后授權國內生產的方式完全合法,只要是在國外注冊了商標,那它就是真實的洋品牌,而不管它在國外有無設計、生產及銷售。至于其他問題,就應該由商標注冊地的相關部門來監管了,而不是中國的工商部門。
隨后,《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又采訪了北京市合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銘,他指出,這樣的現象非常多,不只是服裝、鞋帽,更多的是投資公司,但法律對這些公司確實無可奈何,他們鉆的正是法律漏洞。
劉銘律師介紹,目前在歐美、香港等一些地方,按照當地的規定,注冊公司的門檻低,非常簡單。例如有些地方,一美元就可以注冊一個公司。這就為不少人出去注冊空殼公司提供了方便,而他們主要的經營活動又是在中國完成,因此公司注冊當地部門就對其鮮有監管了。
“這些公司危害非常大。”劉銘律師指出,這些服裝假洋牌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對消費者是不誠信的行為,而一些空殼的海外投資公司則涉嫌詐騙,對國內許多公司造成了巨額的經濟損失。
“要避免這種狀況,只能依賴于消費者自身提高甄別能力。”但劉銘也指出,如此假洋牌數不勝數,要消費者一一甄別事實上難度很大,最主要的還是要戒掉“崇洋”“重名”的心理,不要盲目追隨。
王海龍也指出,目前商場更愿意接納假洋牌而不是本土品牌,揣摩的也是消費者的心理。只有消費者首先改變消費觀念,商場才能跟著改變選擇標準,杜絕這些假洋牌進入。如果消費者、商場共同抵御,“相信所謂假洋牌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