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以來,每年2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Ispo(慕尼黑國際體育用品及運動時裝貿易博覽會)是目前世界上體育用品及運動時裝行業最大的綜合貿易博覽會。它的展品涵蓋了體育產業的所有重要類別。Ispo China,作為Ispo在中國的子展,力求讓全世界把關注的目光投射到新興的亞洲體育用品市場,在帶來國際品牌的同時也展示本地的專業品牌。
Ispo China,2005年首次在中國落地,始終定位為服務于中國戶外及雪類運動產業的國際性專業運動時尚與裝備展會。經過六年多的發展,Ispo China依然保持了“唯品牌參展”和“高度專業性”的特點,得到了行業的高度認可。據行業估算,中國運動消費品市場總值約為70億歐元。現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已經證明了其國際運動消費發展市場的地位,即使在經濟困難時期,這里的增長也是明顯的。隨著中國城市人口收入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知名品牌產品尤其受到青睞。這對國內外品牌產品供應商都是個良好的信號。除了收入提高以外,參加運動健身的人們也越來越多,這對市場發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1年,展商登記再次出現了可喜的增長。參展商達到276家,比上年增長29%。其中國內展商182家,增長27%,占總展商數量的66%;國際展商94家,比上年增長32%。今年共有350個品牌參展,分別來自19個國家,比上年大幅擴大了17%。
中國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也促使更多的國際品牌參與ISPO CHINA2011展覽,Phenix、Cratoni Helmets、Osprey、Oakley、Thinkpace、Barco、Salewa、adidas eyewear和Deeluxe等眾多國際品牌在今年首次參展。此外,今年還迎來了法國展團,主要是來自羅阿地區的戶外品牌和企業。 隨著展商隊伍的擴大,展覽面積也在增加: Ispo China 2011使用面積近3萬平方米,比2010年擴大了近20%。
Ispo China同期舉辦的“零售商論壇”,伴隨著中國戶外零售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化的發展,得到了全行業的高度認可。2011年,論壇與產業一起迎來全面升級。Ispo China聯合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運動用品與時尚品牌百貨商業零售報告》在論壇中首次與大家見面,該報告抽樣全國20個重點城市的100余家主要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的運動時尚類別品牌,包含商場渠道近百個戶外品牌的零售總額及市場占有率的統計、分析和對比,并對全國典型城市的市場發展作出了分析和預測。
針對不同渠道零售商的專業需求,論壇下午分為“戶外店”和“商場經銷商”兩個分會場,邀請專業顧問進行陳列裝飾、服飾搭配銷售等專題培訓,聽眾亦可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參與其中。除此以外,論壇還繼續帶來歐洲市場零售商及國內各大渠道代表的經驗分享。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作為品牌、貿易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Ispo China已將展會的影響力擴大到了百貨商場及經銷商渠道,亦成為中國戶外愛好者的集結地。今年的Ispo China不單保持專業化,更突出了生活化的主題,看得出中國的戶外市場已經被其相當看好。
展會期間,2011中國運動時尚流行趨勢論壇,2011亞太雪地產業論壇,2011中國戶外產業論壇,第五屆中國泛戶外產業高峰論壇,2011北京冬季跑步嘉年華以及 Ispo China首家合作伙伴2011班夫山地電影節世界巡展等等……這些都預示了中國的戶外文化普及迎來史上最快的速度。
翻開2011年的日歷,中國的運動行業也展開了一場新的“挑戰”。國內傳統體育品牌該如何突破瓶頸?“耐克”、“阿迪”們如何滲透網點至三四五線市場?“安踏”、“匹克”們如何攻破大牌壟斷的一二線城市?“李寧”又如何在上下夾擊之中突圍?國內的運動品牌們,是不是該在“生活”上做做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