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近日通報,11種不合格兒童服裝因為成分含量、易掉色等,被全市下架。據了解,這11種不合格的兒童服裝包括3種北京企業生產的產品,分別是“AngelSky空中天使”、“優內絲”和“芭迪菲妮”,以及其他一些來自石家莊、東莞、青島、深圳等地產品。這些產品的主要問題是色牢度和成分含量不合格。據介紹,色牢度不合格,服裝會在洗滌和穿著的時候掉色。成分含量不合格,說明成分含量存在虛假,容易誤導消費者。
童裝質量問題是一個多少有些沉重的話題。從“量”上來說,我國既是童裝的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而從“質”的層面,我國童裝市場在整個服裝市場中的地位極低,從而導致了童裝質量普遍較低的狀況。
我國童裝產品沒有質的飛躍,一方面是受制于技術和監管不力。我國對兒童服裝的各類安全技術要求相對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年來,一系列關于兒童服裝(包括嬰幼兒服裝)安全技術標準相繼頒布,然而,標準的相對成熟雖然為童裝企業的生產提出了安全技術要求,也給政府部門的監管提供了依據,卻怎么也無法真正為監管部門所履行。
另一個方面,是由于童裝行業自身的特殊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長對兒童消費觀念的變化,許多家庭對兒童消費的投人呈上升趨勢。同時,兒童已逐漸成為市場上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他們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身體變化較快導致其衣服穿著周期短需頻繁更換,故又具有持續的需求量。童裝市場需求量呈現井噴,無限商機之下便產生了重“量”輕“質”的結果。看來,童裝產品無法有質的飛躍,還與供求關系下商家的職業操守不無關系。
被強調了千千萬萬遍的監管功能,在哪個行業都能漏洞百出。技術標準不是擺設而是用于履行的!行業規范是與各商家職業操守緊密相連的,在現實唯利是圖的商業環境下,似乎不敢奢求,但我們還是壯膽呼吁各商家,抽空多為消費者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