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
發布會上,HOPERISE展示發布了2011年秋冬新品:產品著力于渲染黑白灰色調的未來主義與經典。產品采用多種材料的拼接,將優雅與內斂詮釋得淋漓盡致。HOPERISE在產品中融匯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嚴謹哲學,并大膽地對細節進行設計,調整了休閑西裝及風衣肩、胸、腰的黃金比例,加上來自德國版型師的精湛工藝,使版型更加貼身;令男人精細的生活態度與卓然不凡的時尚品位躍然顯現。
在男裝行業時尚品類不斷煥發巨大發展潛力的今天,秉承傳統德國崇尚細膩、一絲不茍的精神,融入歐洲豐厚的人文蘊含,將歐洲時裝之都的最新潮流與德國制作的嚴謹、質量保證融入設計之中,成功地塑造了“簡約、時尚、個性、舒適、健康”的 HOPERISE男裝,這幾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備受業內矚目。
目前,中國的都市精英正演變為男裝消費的主力。而現在的精英男士談吐優雅、衣著新潮得體,走在時尚最前端,比女人還懂得衣著打扮與關注時尚動向。現代生活中人們承受太多壓力,開始渴望擁有自由的感覺,人們需要讓浮躁的心境趨向平和,于是我們呼喚簡約。因此,簡約將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時尚潮流,是一種自信、品位、個性的時尚。
“我認為HOPERISE銷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簡約、時尚、個性、舒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引領全方位的生活態度。所以,HOPERISE創造的不是隨波逐流的時髦,而是建立在高雅品位上的真我潮流!”據張瑞表介紹,HOPERISE宣揚的品牌主張——只在乎心態、而不在乎年齡 ,在乎審美、而不在乎物質 ,更在乎你對時尚的看法,是成功而富有激情的男士所追求的時尚品牌。 針對中國市場,HOPERISE將始終以個性化的產品風格吸引消費者,堅持獨特的推廣渠道,以高端會所文化,與時尚行業達成策略聯盟,創造競爭優勢。
據悉,HOPERISE產品融匯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嚴謹哲學,專為追求個性、有主見、獨立自我、有感覺的東方時尚男性設計。自2008年中國區首家形象店開業以來,HOPERISE還陸續受到了明道、李易峰、魏晨、俞灝明、朱梓驍、邱澤等偶像明星的青睞。2011年5月,HOPERISE榮膺“中國時尚創新推動”大獎并成為“廈門商界時尚之夜”活動官方指定服裝。
品牌故事
高舉高打,品牌國際化推廣
一線城市國際大牌林立,要想站穩腳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閩派服飾的老前輩都是從二三線城市發力慢慢成長起來的,如今主要營收也非一線城市貢獻。那么,作為行業的新銳品牌,在中國市場上貿然去挑戰那些國際大牌,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
張瑞表顯得很有信心:“對手有多強大,往往決定你就有多強大,跟國際大牌直接競爭,沒什么好可怕,現在國際品牌在很多城市都還立足未穩,尚未形成壟斷地位,我們還是有空間的,最主要的是要講究策略,我們現在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步步為營,不急。現在我們整個品牌的的戰略框架已經搭建起來,德國是總部、設計中心和面向歐洲的營銷中心,上海是亞太區的營銷中心,而廣州則是與國外對接的國內研發中心,這個布局是充分結合的各方優勢后資源整合的結果,融合了各方的資源和信息優勢。”
隨著市場的發展,明星代言配合廣告轟炸的傳統品牌推廣模式已經逐漸失去功效,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迅速打開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成為眾多與HOPERISE類似的新興時尚休閑品牌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而自去年3月底的北京服博會高調亮相之后,HOPERISE利用電視劇中的植入式廣告以及在party、酒吧、咖啡館、高爾夫等生活方式中展開的品牌推廣活動,打出了其區別于其他本土品牌的非常規戰術。
張瑞表對此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在現在男裝市場上,僅僅通過廣告轟炸已經難以引來消費者的關注,因此,我們必須嘗試新的品牌推廣模式。我們在高端休閑會所、酒吧做以‘HOPERISE之夜’為名的時尚主題party,首次嘗試‘互動營銷’,這種特殊的情感溝通方式也會使品牌更貼近目標消費者的生活。當然,這正是我們在尋找所有與HOPERISE目標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的接觸點,如高端休閑會所、咖啡館、高爾夫等,在這些他們所感興趣的生活接觸點上盡量與他們互動。接下去我們還將在全國各大一線城市尋找合適的場地,繼續開展類似的品牌體驗活動,并將針對此項活動啟動正式的‘VIP互動體驗’營銷計劃。”
“互動營銷”也是一些國際大牌常用的營銷方式之一,今后,HOPERISE的營銷主線將緊緊圍繞著時尚男人的生活形態展開,還比如戶外、健身場所等等。
創業故事
領先:同行中率先創牌
“一開始廠里只有二十幾個人,每人扛上自家用的縫紉機,到租來的一間房子里生產。”據張瑞表介紹,經過努力經營,小廠到1992年已初具規模,工人六七十名。這時,泉州大部分服裝廠走批發市場路線,缺乏品牌意識,但他生產的茄克一上市就取了一個很洋氣的名字,叫“喬西奇”。“喬西奇”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西”的名字,聽起來也十分洋氣。
“當時我們在全國各地的大商場,共有大約40個專柜,產品迅速走紅。企業在這次品牌戰略中獲得了良好的收益。”他說。據介紹,“喬西奇”一創牌就走百貨商場開設專柜之路,對于民營企業,這在當初是相當難的一件事。在市場經濟還欠發達的年代,大部分百貨商場都屬于國有企業,而配貨都有一個統一的渠道,因此進入百貨商場首先要掌握這個渠道。創業之初,張瑞表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在終端賣場不是很發達的年代,百貨商場是中國老百姓購物首選之地,“喬西奇”品牌憑著一身的“洋皮”取得了良好的市場銷售業績。
茫然:介入皮革行業
1994年,中國經濟在經歷了1993年的宏觀調控后,經濟體制也面臨了重大的轉變。市場經濟逐漸明朗,原來的計劃經濟時代逐漸被打破。此時,社會供需關系也由賣方市場全面轉化成了買方市場,供需關系結構的改變,標志著一個經濟時代的終結。
對于張瑞表的“喬西奇”來說,這一美好而重大的轉變卻是一種危機。由于經濟結構的轉變,市場也由經銷制變成了代銷制。
“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變,百貨商場開始實行代銷制度,結算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網絡越大,資金壓力就越大,迫于自己這方面的壓力,我們開始調整發展方向。”市場的變化對于依賴渠道關系的“喬西奇”而言,也意味著品牌的終結。“考慮到代銷模式的資金壓力,當時沒有好的辦法,公司只好選擇全部回收。”張瑞表面對這一市場轉變,開始了新征程。
轉型:介入外貿出口
1996年,張瑞表因生意結識了一個匈牙利的華僑,這個華僑問他有沒有興趣去匈牙利做生意。正處于資金短缺、方向迷茫的張瑞表毫不猶疑地接受邀請,開始做起了外貿生意。
張瑞表做外貿生意嘗到甜頭,同時由于歐洲人的苛求,他的公司在工藝上水平不斷的提高。中國制造最大的問題是質量的問題,張瑞表突破質量難關,使得他的產品在歐洲市場的訂單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紅火。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廈門的外貿代理公司突然倒閉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我們當時做外貿出口,都是由這家公司下單過來的,它的突然倒閉確實給了我們不小的打擊。”張瑞表告訴記者,好不容易松口氣的他當時又陷入困境,“幾百萬的貨款都收不回來”。當時又逢春節期間,需要支付員工工資和供應商原料款。他到處奔走找人借錢,將工資支付給工人,并同供應商協商將貨款推后支付。
這次突發事件使他意識到只有自己掌握出口渠道,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類似事情的發生。當初做外貿出口時,他和妻子就開始苦練英文,學習出口退稅、單證、銀行核銷等一系列外貿出口流程,自己到國外拉業務、成立開發部。因此,在這家外貿公司倒閉后他開始直接與歐洲客戶建立業務關系。外貿公司的變故,不但沒有影響他的生意,而且逼迫他進行與歐洲客人直接對接。
突破:HOPERISE轉戰國內
接單、下單,外貿出口看似很機械,而這項“機械運動”背后是精益求精。在外銷的工作上,誠信表現不僅僅是按時交貨,而質量更是關鍵。在突破語言障礙后,張瑞表時刻了解客戶的需要,以及國外市場趨勢,主動的與客戶進行產品質量和款式上的溝通。
“企業不斷在創新,在創新過程中嘗到成果和附加值,也學會了自控風險。”撈到第二桶金后,張瑞表更加謹慎,一方面盯住目標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另一方面,在研究如何發展。1998年,張瑞表終于贏得了歐洲市場,直接與歐洲各國產生了業務往來, HOPERISE的銷售渠道也鋪到了歐洲各國。
2007年,他開始籌劃把HOPERISE品牌引回國內市場,在境外奠定知名度后轉戰國內市場,張瑞表以自身的成長塑造了一個民營經濟發展的范本。 2008年5月1日,功夫不負有心人,HOPERISE中國區第一家形象店在廈門開業。“我的規劃就是,在國外市場品牌的定位為‘時尚戶外運動’,在國內市場品牌的定位為‘新派時尚男裝’。”之后,張瑞表開始HOPERISE品牌中國市場的深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