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那年,他受雇于日裔設計師Koji Tatsuno(立野浩二),一年后,前往米蘭投身名師Romeo Gigli的門下,為其負責服裝圖案的設計制作。因為不太喜歡米蘭的生活,他于1992年回到倫敦,進入培育過眾多知名時裝設計師的圣馬丁皇家藝術學院(Central S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研讀時裝設計。
畢業時,他推出了首個獨立的服裝發布會,那次的畢業作品除了為Alexander McQueen贏取了碩士學位外,更結識了他的伯樂也是他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女人——《vogue》英國版的著名造型設計師和時尚編輯Isabella Blow。這個女人對他的才華推崇備至,并以500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他的整個畢業作品,對于當時Alexander McQueen這個一文不名的畢業生來說無疑是天價。

“Alexander McQueen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懂得從過去吸取靈感,然后大膽地加以'破壞’和'否定’,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意念,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意念。他像一個偷窺的小孩,在殘破的布料中,尋找最性感的地帶。”——Isabella Blow

事實證明Isabella Blow沒有看錯,1996年,Alexander McQueen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并成立了工作室,同年接手Givenchy的首席設計,隨后加盟給予其極高創作自主權的GUCCI Group,以維持他創作為先的概念。從性感而晦澀的流浪主義到頹靡而粗狂的海盜迷蹤,從充滿街頭搖滾的英倫精髓到穿越至維多利亞宮廷的優雅華麗,他的設計大膽、鬼馬、狂野、抽象、設計夸張,彌散著陰暗邪魅的死亡美學和純真高貴的沒落貴族氣質,將Hippy、Punk、Goth、Glam RoCK玩弄于股掌之間,喜歡用一鳴驚人來挑戰人們的審美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