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女裝:維吾爾婦女愛穿裙裝,喜選擇鮮艷的絲綢或毛料裁制裙裝,常見的有紅、大綠、金黃等色的質料,內穿淡色對裙。更偏愛本民族獨創(chuàng)的“艾得來絲綢”縫制連衣裙。每逢假日或喜慶佳節(jié),從街市、鄉(xiāng)村、山野,隨處都可見到身穿不同花色、紋樣的艾得來絲綢縫制的花裙。絲綢的花紋如彩云飄飛,色澤明麗,濃郁華麗,透出創(chuàng)造者內含靈性的天賦。維吾爾人譽稱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即給人們帶來春天氣息之意,美好的祝福。女褲褲角肥大,褲長及裸骨。
維吾爾族婦女衣服式樣很多,主要有長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過去維吾爾族婦女普遍都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和褲子。裙子大都是筒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寬大,長及腿肚子。維吾爾族婦女除用各種花色的布料作連衣裙外,最喜歡用艾德來斯綢,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做衣裙的綢子,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維吾爾族婦女多在連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裙子里面穿長褲,褲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彩綢縫制,講究的用單色布料做褲料,然后在褲角繡上一些花。婦女的長外衣主要有合領、直領兩種,年青婦女喜歡穿紅、綠、紫等鮮艷的顏色,老年婦女喜歡穿黑、藍、墨綠等團花、散花綢緞或布料,衣服上綴有銅、銀、金質圓球形、圓片形、橄欖形扣袢,講究的在衣領、袖口等處繡花。女式短外衣有對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開右衽短上衣三種。
維吾爾族不僅喜歡養(yǎng)花種花,而且喜歡將各種花卉圖案繡在服裝上。維吾爾族婦女喜歡在衣服領口、胸前、袖口、肩、褲腳等處繡花。就男子穿的服裝上也繡有花紋,主要在合領襯衣的領口、胸前、袖口等繡花,表現了維吾爾族濃郁的裝飾美感。
維吾爾族婦女非常喜歡戴耳環(huán)、戒指、項鏈、胸針、手鐲等。女孩子從五、六歲開始,甚至更早就開始扎耳眼,佩帶耳環(huán)。喜歡用“奧斯曼”的液汁描眉,在沒有奧斯曼的冬季,用“蘇爾麥”(石墨)或菖蒲來描眉,使本來就濃密的眉毛顯得更黑,用“海乃古麗”(風仙花)染指甲,用“依里木”(沙棗樹膠)抹頭發(fā),用紅花的花瓣作胭脂和口紅,有用櫻桃和玫瑰花汁相混合,用于涂臉和嘴唇,這些都是維吾爾族婦女普遍使用的最理想的天然化妝品。
每逢節(jié)日盛會、走親訪友,維吾爾族婦女就把絢麗多彩、斑斕奪目的首飾帶齊全,穿上鮮艷的衣裙,精心裝飾打扮,更增無限風韻。這些風俗表達了維吾爾族婦女對美的追求。維吾爾族以長發(fā)為美,婦女多喜歡留長辮。過去未婚少女多喜歡梳很多小辮,婚后改梳兩條長辮子,但仍留劉海和在兩腮處對稱向前彎曲的鬢發(fā)。辮梢散開,頭上喜歡別一新月形的梳子,作為裝飾,也有把雙辮盤結成發(fā)結的。現在由于現代生活節(jié)秦的加快、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的改變,審美價值觀念的變化等原因,在城市里留有長辮的維吾爾族年輕婦女已不多見了。但在維吾人對女性美的文化傳統(tǒng)里,以婦女濃密的黑發(fā)和粗長的辮子為美的觀點,仍然是根深蒂固的。
在維吾爾族的服飾中,和田地區(qū)的于田、民豐、且末一帶婦女服飾與其他地方的維吾爾族婦女的服飾不同,有其獨特的特點。她們多頭披白紗巾,頭右側戴頂“塔里帕克”(小帽),這種帽子口大頂小(直徑約8厘米左右),形如扣碗,遠看如一朵花,別有一番情趣。她們的長裕袢(外衣)有依次排列、七條尖頭對稱的藍色綢補條形圖案,袖領、底部有同樣顏色綢單邊緣。此外內著一件配套合領半開口套頭襯衣,襯衣右側依次排列九條呈扇面形,繡成寬條形圖案,圓領口處有一條寬邊,底口繡有羊角紋和碎花紋,領中部有兩條相同顏色的繩帶。據傳這種服裝是古代打仗和狩獵男女穿的一種箭服,兩側的七條圖案,原是箭袋,后來演變成裝飾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