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四大校區,校園總面積168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其中教室 10.7萬余平方米,圖書館4.9萬余平方米,體育館1.3萬平方米,實訓實習場所13.3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7.37億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學儀器設備5.18萬余臺(套),總值5.86余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64萬冊,電子圖書104萬種,報刊2436種,中外文電子期刊1萬余種,多媒體非書資料7.55萬件。校園網出口帶寬500Mbps,3萬多個信息點。多媒體教室328間,語音室18間。
全校在編在崗教職員工1308人,其中正高117人,副高471人;博士154人,碩士73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教職工中現有專任教師1070人,在校內外聘請兼職教師1626人。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82%。
目前全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540人,各類成人教育在校生5720人,港澳臺及外國留學生134人。設有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等13個二級學院和體育部、華僑城校區等教學單位。建校以來批準開設專業總數95個,近年來招生專業有所調整,2010年開始部分試行專業群招生。現擁有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示范專業10個,國家教學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精品專業1個,省級示范專業14個;國家精品課程53門,省級精品課程63門。
學校積極探索有高職特色的科研模式與路徑,重視產學研合作、科研應用開發與成果轉化。2002年以來連續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年以來連續3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校科研經費總量達到1.41億元。近三年共完成橫向委托研究項目671項,到帳經費6993余萬元,科研成果轉化收入達到2142余萬元。建校以來申請各類專利、軟件著作權435項,共獲得國家專利281項,數量列廣東省高校前十強。
學校重視對外合作辦學,與國外及港臺地區77所高校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通過“3+1”等途徑合作開辦多個專業。學校注重國內高職事業的整體進步,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合作援助,與中西部10個省、自治區的26所高職院校、168 所中職學校結成了對口支援關系。學校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與1851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個專業都建立了5個以上校外實踐基地與項崗實習點。學校重視社會服務與品牌形象,大力開展師資培訓、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及資格認證工作,年均培訓、技能鑒定及認證人數3萬人左右,是國家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廣東省、深圳市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廣東省、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深圳市再就業培訓基地。學校年均接待來校訪問考察的國內外來賓4500余人次。
學校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官校企行四方聯動,產學創用立體推進”辦學模式,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多輪人事、后勤、科研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教師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多能少的充滿活力的內部管理機制。
學校近年來辦學取得顯著成績。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2001年首家通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優秀評估,2003年首批通過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評估,2006年成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立項建設院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2009年1月,學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09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驗收,正式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首批國家示范校。已培養3.6萬余名合格全日制畢業生,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分別達到98.64%、98.33%和96.33%,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