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角度:信息的專業性來源還是非專業來源
另外一對重要的概念是設計角度的區別,即專業性來源和非專業來源。這是由環境與文化學者Amos Rapoport 率先從人類研究中借用來的語匯,而后便在設計理論界逐漸流行起來。專業來源指的是信息資料由具備專業訓練的觀察者或研究人員提供,非專業來源指的是信息資料被觀察的非專業對象直接提供。
通過一些實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一對概念。比如巴黎高級女裝設計師的新一季時裝發布會,專業服裝雜志專家的流行預測,流行色協會提供的新資訊,以及來自采購人員的建議等等都屬于專業來源。通過問卷調查,采訪,口述記錄等方式,直接記錄消費者對服裝的看法和理解,而不加入觀測研究者的主觀評價,所獲取的信息就是非專業來源。
對民族絲綢服裝設計而言,信息的專業來源使設計師準確把握最近的設計理念和流行動向,使設計具有時尚感,緊跟國際潮流;信息的非專業來源則使設計師深入了解大眾的需求和審美取向,使設計更理性化,更市場化。可見,兩種信息來源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
但現實存在的問題是,設計的信息來源絕大多數是以專業來源主導,設計師通常表現出對大牌設計師的崇拜,對權威預測機構的迷信,而消費者的需求和對服裝的再設計通常被設計師所忽略。專業來源和非專業來源之間的區別反映了設計理論中一個傳統的矛盾,即設計者的理想與使用者的需要之間的矛盾。設計在某些方面的失敗就是這一矛盾所致。有一些設計師設計思想超前,要通過設計引導大眾生活的價值觀,卻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另一方面設計師可能對大眾的口味比較輕視,不愿溝通。特別是民族絲綢服裝設計,大多設計師很少考慮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以及對衣服的反饋意見,完全變成自娛自樂的游戲。
不過這個現象也引起了部分設計師的重視,他們開始關注起消費者的審美取向以及街頭大眾的穿衣風格。就如幾年前自發風行的Mix&Match(將不同的價格和風格的衣服混搭在一起)穿衣風格,就形成了一股強烈的需求之風,使設計大師們都紛紛躬身,對自己的設計做出大眾化的調整。Chanel不再只與“貴婦”形象畫上等號,加入運動風格的單品搭配。在2004秋冬的發布會上,意大利設計師Issaac Mizrahi將一百多元的Target背心與價值八萬的需要特別訂制珠片茄克混穿在一起。而今天,中國的設計師看到自身缺少跟一線市場的溝通,已經做出許多跟顧客有意義的直接調研,不再盲目地追隨權威預測專家和設計大師。根據非專業來源做出的設計,與市場的貼近度高,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杭州的品牌“阿古姆”以設計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裝起家,它的衣服色彩鮮艷,
款式大膽,大多取材少數民族服飾。經營的初期,別具一格的設計的確使公司獲得成功,但隨后的經營中卻發現銷售量很難再進一步。究其原因,其設計也是屬于“玩藝術”,只顧強調自己的設計理念,卻忽視顧客的接受能力。2005年“阿古姆”做出調整,關注起顧客的需求和反饋意見,設計角度的調整使銷售業績立竿見影。
專業來源向非專業來源的擴展趨勢,在理念上體現為從服裝本身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在設計上體現了對消費意識的過渡。設計師在吸取最新潮流因素、接受最新的設計理念的同時,也要做好潛在顧客的調查工作,使自己的設計更加理性。
設計角度確定以后,選擇適合的設計方法也是影響民族化絲綢服裝設計成品質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