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大賽的評審環節結束后,都會有不少落選者產生以下疑問:“為什么自己沒有入圍?”“我們哪里不如他們?”為此,《中國紡織報》將推出大賽30位入圍選手的系列報道,通過與他們的直接對話,展示他們的參賽歷程、設計理念和對于成衣制作材質選擇方面的經驗,希望能對今后參賽的選手們有所啟示和幫助。
蔣麗萍
英雄出處:江西服裝學院教師
作品:見素抱樸
在蔣麗萍看來,款式在整個服裝的設計環節中是最重要的。“在設計之初,我畫了很多系列的線稿,一開始都非常的修身、貼合人體,在結構上也進行了很多分割線的設計,希望以此來展現女性的曲線美,突顯款式上的復雜變化。然而,在回歸到《見素抱樸》這一主題上時,我將之前畫的款式都否定掉了,因為我需要傳達的是道家簡潔、返璞歸真的思想,只有讓穿著者感到舒適、輕松才是服裝最本質的美,而不是浮于產品的外在形式。”
蔣麗萍向《中國紡織報》記者透露:“平時,我主要是通過看時裝秀、雜志以及記錄靈感來進行設計的積累。時裝秀、雜志可以讓我快速地掌握流行趨勢,而記錄靈感則可以讓我在設計時思想更加躍動,不受禁錮。這里的靈感包括建筑、藝術品、紋樣肌理等,它們給我提供了更廣闊的設計空間。”
在設計過程中,蔣麗萍會出現“鉆牛角尖”的問題。“這可能跟個性有關,因為我比較固執。設計時經常會卡在一個點上出不來,比如說,當我認為一系列服裝的色彩用黑、白、灰比較符合主題時,就會一直在這個色彩范圍內進行明度的變化調整,而不會嘗試其它的色彩搭配。這個問題一度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我認識到了問題的所在,并有意識地讓自己跳出固有思維,多做嘗試和改變,才慢慢地好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