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近年來許多時尚品牌雖然崛起快速,消逝的速度也同樣讓人驚訝,是產業架構改變了,或是設計師們對于產業的理解錯誤了? 然而這是一個結構性復雜的思考議題,不妨聽聽設計師們,還有時尚教育工作的一些看法,也為考慮投入時尚產業的青年學子們提供反思。
Burberry創意總編Christopher Bailey身兼品牌CEO,開創高業績,也成為時尚教育經典范本。
法國時尚學院市場研究咨詢主任Patricia Romatet,首先提出時尚界一直以來爭議已久的問題。設計師是否應該涉入品牌商業管理領域?從Burberry時尚總監Christopher Bailey,同時兼任CEO;還有Alexander Wang親身掌握媒體營銷的成功例子來看,這條界線也不再如此明顯。
法國時尚學院(IFM)市場研究主任Patricia Romatet,便提出商業與創意已經無法分界。
傳統上,設計師往往都被隔離在商業決策之外,不讓他們分心在創意之外的事務。然而Romatet認為,這樣的分界在今日顯得有點荒誕,畢竟品牌就是用著設計師的名聲在做賭注。首先一個正在成長的設計師,首先就必須想到如何將設計轉換成有市場性的商品;另外就是學會保護自己的方式,對財政管理的理解就是設計師必須的武器。在缺乏對法律與商業的情況下,設計師品牌就容易被投資方,幕后集團操作錯誤,進而轉賣分股等等。這對好不容易建立品牌的設計師來說,無疑是最大傷害。
這也回到時尚教育體系的架構是否完整的討論,Romatet針對這點表示,時尚教育學院當然有意識到時尚產業對人才條件的需求轉變,然而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能力去整合商業課程,而時尚學院也不應該試圖成為商業走向。創意發想與扎實技術,才是時裝學院的核心。
帕森時尚學院院長Burak Cakmak則是以個人經驗出發,認為設計科系學生應注重永續發展性。
面對時尚教育轉變,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也自然有話想說。像是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新上任的時裝學院院長Burak Cakmak,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帕森看中的,無非是Cakmak在時尚產業參與商業、行政決策事務多年的經驗。從2000年加入Gap開始,到2008年轉移受雇Kering集團,負責旗下包括Gucci、Stella McCartney等等精品業務。Cakmak表示之后會把永續性(sustainability),放在帕森教育方針首位。Cakmak說自己在Gap跟Kering集團之間,了解到不管是快速時尚還是高端精品,這兩者都必須正視可持續性的養成。盡管方向可能有所不同,但卻不能視而不見。
Cakmak認為設計的最大目標,就是讓消費者能喜歡,更確認其中涉及要素的優先級。
Cakmak勤跑工廠,了解生產服裝的過程,并找出他們在設計中可能會衍生的問題。這樣的言論也呼應到,之前提出關于設計師在商業與創意之間的涉入比例。這已經不是偏重哪一方面的問題,而是不能避免的考慮。Cakmak希望他的學生明白永續性,最大的目標,在于迎合消費者的愛好與目標,并說服他們跟隨,就算他們沒有完全迎合,也需要確認其中涉及要素的優先級。
除此之外,CSM和RCA兩間學院的新任掌舵者,也都拋出他們面對這波產業浪潮的想法。接替CSM逝世課程負責人Louise Wilson,Fabio Piras接手CSM時尚課程規劃。CSM不管是在大學或是碩士課程,皆被選為第一名。面對這樣的推崇,Piras表示CSM的畢業生必須先理解一件事,不管是在頂級時裝品牌,或是在大眾流行和運動品牌工作,都沒有好壞優劣之分,重點是原創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