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高速發展 時尚與創新迸發蓬勃魅力
初夏時節,于都大地生機盎然,時尚與創新在這里迸發。
品牌服裝、智造基地、高端制造、中國峰會、時尚之城……正書寫于都新時代的榮光,正成為于都新的名片。
近年來,我縣緊緊聚焦全市“兩城兩谷兩帶”產業布局,加強規劃、建強平臺、招大引強、培育龍頭。先后被評為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十大特色產業集群、全國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聯盟核心園區、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試點縣、省級重點工業產業集群、全省第四屆十佳優化營商環境縣。中國服裝論壇高端制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連續兩年在于都舉辦。
一件衣服,成就一個產業集群
2017年以來,我縣咬定紡織服裝首位產業不放松,工業經濟蓬勃發展。截至目前,于都規上工業企業170家,其中紡織服裝規上企業107家,全縣各類紡織服裝企業近3000家,2020年全行業產值達525億元。
我縣強化服務促安商。多措并舉促招工,強化常態用工宣傳,搭建交流對接平臺,因地制宜出臺一系列穩工穩崗就業補貼政策,每年為園區重點企業招工1萬人以上。“店小二”服務成常態。截至今年4月共走訪企業4783次,為企業解決問題990個。今年1-4月,我縣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共50家企業,兌現獎勵資金2.03億元。
強化宣傳促提升。舉辦于都服裝面輔料集采及設計對接會、中國服裝論壇高端制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等重大活動。打造工業旅游路線,目前已有贏家時裝、脈動智造茵蔓生活館、日播智尚等22家企業加入工業旅游路線,形成了“工廠旅游”新業態。我縣工業旅游結合紅色文化和綠色資源,形成了以“紅色游、生態游、時尚游”為主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強化招商促轉型。截至目前,2021年全縣外出招商36批次,縣領導帶隊招商32批次,走訪考察企業168家。全縣已簽約項目35個,簽約金額283.38億元。其中首位產業紡織服裝類項目12個,簽約金額11.86億元。
完善平臺促落地。穩步推進項目建設。截至目前,5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土石方平整。公共平臺和配套正在加快推進。新長征中學已投入使用,有效解決園區務工子女“上學難”問題;加密了抵達上歐紡織服裝產業園公交,優化了站點設置,緩解了“出行難”問題;人才公寓正在建設;FDC面輔料圖書館正式投入使用;水洗產業園年底可投入使用;梧桐臺于都公司已完成注冊開始運營。
一個產業,定義一座城市新高度
感恩奮進迎盛會,牢記使命再出發。我縣力爭2021年全縣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數達到110家,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120億,全產業實現產值600億,新簽約紡織服裝企業5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
我縣繼續抓招商擴增量,重點圍繞女裝、牛仔、運動休閑、無紡織造等品類開展精準招商,瞄準國內紡織服裝龍頭企業、上市公司,緊盯紡織服裝產業關鍵配套企業,全年力爭完成紡織服裝產業簽約項目32個以上。
抓轉型提產能,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由傳統加工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力爭2021年建成10至12家核心工廠、300家衛星工廠,3年內打造30家核心工廠、800家衛星工廠。把于都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彈性智造能力和國內外品牌訂單承接能力的供應鏈基地。年內新增培訓300家小微服裝企業并納入“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建設200家智能工廠、數字車間,組建于都紡織服裝大數據中心,建立人力資源數據庫。
抓平臺補鏈條,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產業集群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推進擴區調區,新增園區面積10平方公里,達到20平方公里。加快標準廠房建設,2021年啟動園區標準廠房建設200萬平方米,6月底前交付使用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年底前交付使用標準廠房面積不低于80萬平方米,重點加快羅坳牛仔產業園建設。加快平臺建設,重點抓好面輔料市場、線上線下成衣市場、電商(跨境)市場、智慧物流、人力資源等核心平臺建設。
抓服務優環境,在上歐設立于都縣企業服務中心,專門為企業解決“痛點”“難點”“堵點”等重要問題。將所有涉企政策兌現業務全部劃歸縣企業服務中心管理,做到企業服務與政策兌現緊密結合,及時兌現各種承諾和優惠政策。設立5億元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智造核心競爭力。
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于都是一塊長征精神浸染的革命圣地,也是一片蓬勃向上的發展熱土,我縣將攜手同行,在“新長征再出發”的偉大號令指引下,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