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中有關綠色環保內容

宜居香港,地區環境
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自8月中起打擊600多個衛生黑點,并在約4 000個地點加強日常清潔。未來工作包括:
(i)建立有效處理不同環境衛生問題的“標準行動模式”,理順部門分工和流程,在各區落實執行;
(ii)全面檢視現行環境衛生法例的權限和罰則。首階段建議提高亂拋垃圾和店鋪阻街等罪行目前1,500元的定額罰款,在今年內諮詢立法會,其他法例修訂建議將于明年年中提出;及
(iii)美化公共空間、優化街道景觀,包括種植花木、美化路牌、改善街道設施等。
為改善維港兩岸的海水氣味問題,我們會定期監測雨水渠出口的氣味,糾正污水渠錯駁問題,目標是針對個別地區有嚴重氣味問題的排水口,在2024年年底前將污水量減少一半。
邁向碳中和
為爭取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以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我們必須加緊各項減碳行動,措施包括:
(i)節約能源──超過六成的碳排放來自建筑物的用電設施。政府的目標是在2024-25年度將政府建筑物和設施的整體能源表現提升超過6%。我們會加快在新發展區(包括“北部都會區”)建設區域供冷系統,節約能源。我們正著手修例把更多家居器具納入“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簽計劃”,屆時計劃下的家用器具占住宅總能源使用量會由五成大幅上升至約八成;
(ii)推動綠色運輸──政府在2035年或之前會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未來三年,我們會在額外7 000個政府建筑物停車位提供充電設施。為加快運輸業低碳轉型,我們明年會試行新一代電動的士和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并在2025年或之前完成兩項任務。第一,公布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的路線圖;第二,制訂陸上運輸使用氫能的長遠策略。我們亦會在2027年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 000輛電動的士;及
(iii)推動全民減廢──為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我們會全力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并加快發展現代焚燒發電設施。除積極籌備最快明年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外,推行多項新措施,包括
(一)明年年初提交條例草案,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
(二)研究立法要求大型屋苑和屋邨及戶數較多的單幢住宅樓宇,分類收集可回收物并交予回收商處理;
(三)全速建設首座位于石鼓洲旁的現代焚燒發電設施和規劃位于屯門曾咀的第二座設施,并研究在“北部都會區”興建更多同類型先進設施;以及(四)今年內開展公共屋邨廚余收集試驗計劃。
我們會重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為新的“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減碳策略提供意見。
為加強粵港澳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大灣區大氣污染防控合作,政府正籌備在香港興建大灣區空氣質素實驗室及氣象監測超級站,提供區域性空氣污染及氣象的監測和預報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