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非遺:一針一線繡出幸福“桃花源”
大年初一晚上,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巖村,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家家戶戶升起裊裊炊煙,食物的香味包裹著團圓的歡笑聲回蕩在綿延的青山之間。而在不遠處的苗繡非遺工坊里,陳國桃正獨自趕工。
就在大年初一上午,陳國桃接到了一份特殊的訂單:第二天,幾十份苗繡作品作為拜年的外事禮物將被送至重慶。由于時間緊急,陳國桃忙得頭也顧不上抬。
“相關繡品我們提前大半年就開始著手了,但外包裝還沒準備好,我想把它們做得更具民族特色。”陳國桃一邊雙手飛快地用銀色繡品裝飾木盒,一邊笑著告訴記者,“往年大年初二繡娘們就開工了,但今年春節是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的第一個春節,外出打工的人都回鄉了,我也給姐妹們放了長假。所以這次只能我自己上手了。”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年我國都會為一些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準備拜年禮物,共賀新春,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的手工藝品是重要組成部分,如我們的苗繡?!碧崞疬@個訂單,陳國桃很是自豪,去年苗繡就作為拜年禮物送給上合組織和歐洲國家。苗繡走出國門,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民族文化,這是最令她自豪和開心的事。
想做得盡善盡美,但連夜趕工讓陳國桃剛養了不到一個月的腰骨折又嚴重了,有時疼得她徹夜難眠。
“這是年前去工坊檢查繡品的時候摔的?!碧崞饌。悋覅s很淡然。堅持傳承苗繡技藝十七八年,讓她落下了一身的傷病。重慶山路彎折崎嶇,雨天難行,陳國桃多次遭遇翻車、車禍。
盡管如此,陳國桃也沒想過要放棄?!耙幌氲缴砗筮€有那么多留守姐妹和老人,想到對苗家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我堅守的信念就越足。陳國桃說。
陳國桃的工坊是全國鄉村振興示范點,工坊工作的200多位繡娘都是來自3個偏遠山村的留守婦女和老人。因病致殘26年的陳碧海、照顧8個孩子的張小平、丈夫患癌的留守婦女胡蘭、抱著孩子在街上擺攤的楊敏……每一位繡娘都是陳國桃挨家挨戶調研后,手把手教出來的。在工坊,很多從未走出深山的繡娘用一根根彩線細細密密地繡出對美好的期待。
記者了解到一組數字:截至目前,陳國桃已累計培訓了8600余名鄉村婦女,帶動2700余名鄉村留守婦女及殘疾人通過苗繡創收致富。
五彩的游龍、身披霞光的鳳、豐腴而眼亮的大魚、桃梅菊花共生的樹……在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陳國桃的記憶里,生活在吊腳樓的鄉親們平時都穿傳統苗族服裝。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已鮮有人穿了。
“一開始我想把老一輩傳下來的技藝原封不動地復制下來,但我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傳統苗繡圖案的美。沒有購買就沒有經濟價值,后來我就嘗試進行融合創新,比如增加一些產品的功能性,把一朵花變成胸針、項鏈、耳環等飾品,在保留苗繡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開發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用品。”陳國桃說。
果然,效果也很喜人。苗繡扶貧文創產品入選外交部的外事禮品,“繡出一片桃花源”系列入選上合峰會國禮,團扇系列入選“一帶一路”國禮……通過參展,陳國桃用驚艷的產品吸引了海內外的訂單,同時也在酉陽桃花源開設了文化產品店鋪。
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工坊訂單和桃花源古鎮商鋪的經營情況并不太好,彼時陳國桃還身負幾百萬元的銀行貸款。而大部分繡娘是貧困戶,只能靠繡活兒謀生。就在去年,為了給繡娘發工資,她賣掉了唯一的房子。
大年初六,臥床靜養了幾天的陳國桃又匆匆趕往桃花源古鎮。看著店鋪里人來人往,她長舒了一口氣,笑著對記者說:“春節能有這么多游客,未來也會越來越好的。苗繡很多圖案都有特別的寓意和祝福,比如富貴平安、多子多福,新的一年百姓都對生活更有希望了?!?/p>
談及未來,陳國桃的眼睛明亮有神,充滿干勁:“去年我們組建了自己的產品研發團隊。今年計劃在武陵山附近拓展新的渠道,把苗繡連鎖店開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了解苗繡,了解我們的產品?!?/p>
(來源:國際商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