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劃重點!
9月19-20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在上海舉行。
本次會議以“創新推動非織造布產業高端化發展”為主題,來自行業組織、科研高校和產業鏈重點企業的代表就后疫情時代非織造布產業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行業的科技創新和綠色制造進行了深入探討,為行業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會議同期還發布了“2022/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10強企業及優秀供應商”、《2021-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當盛閃蒸法超細聚烯烴屏蔽材料醫療器械包裝用“迪森?Dysan?系列產品M8001”。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梁鵬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紡織品及紡織技術展副總裁Olaf Schmidt,中國臺灣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輔導理事長陳世中、理事長簡嘉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管(生命科技創新及測試)趙威,中國香港無紡布協會理事長吳瑩旭等領導嘉賓,以及來自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研究機構、媒體的代表,非織造布產業鏈骨干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主辦,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泰鵬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歐洲非織造布協會的大力支持。
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季建兵主持。
堅定信心
攜手共建新未來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致辭時表示,當前中國非織造布行業處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以及變革中的非織造布市場,高質量發展依然是非織造布產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對此,他建議,今后行業發展:一是堅持創新引領,推動非織造布產業高端化發展;二是錨定“雙碳”目標,加速打造全產業鏈綠色制造體系;三是握緊“智能”鑰匙,持續提升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水平;四是優化產業結構,塑造健康的產業供應鏈生態。
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紡織品及紡織技術展副總裁Olaf Schmidt致辭時表示,作為全球紡織行業的領導者,Techtextil擔當著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行業的標桿。此次會議以“創新推動非織造布產業高端化發展”為主題,來自非織造布板塊的各大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將圍繞醫療供應的質量控制、非織造布產業技術的綠色發展及應用以及閃紡在中國的發展及應用等話題,將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行業分享,希望與會代表能從這些前沿技術和行業信息中獲得啟迪。
美國非織造布協會會長Tony Fragnito、歐洲非織造布協會總經理Murat Dogru、美國國際先進紡織品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ve Schiffman、全球纖維年鑒總裁Andreas W. Engelhardt分別發表視頻致辭,對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同時,他們還表示,當前行業發展正面臨全球需求放緩等諸多挑戰,希望全球同行能聚力合作,共渡難關。此次會議為全行業討論業務解決方案、建立聯系以及圍繞技術創新等開展頭腦風暴,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對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光時刻
2022/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10強企業
和優秀供應商揭曉
為發掘和培育骨干企業,發揮骨干企業的引領示范效應,提高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和產業鏈協作配套能力,自2013年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每兩年在行業發布中國非織造布10強企業和優秀供應商名單,這已經成為協會優質企業培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會上,2022/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10強企業和優秀供應商揭曉,并進行了授牌。(詳細名單附后)
權威發布
《2021-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
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非織造布行業一直重視社會責任工作,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協調產業鏈立場,在綠色供應鏈、節能減排、生物降解和循環利用、產品質量、消費安全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0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賽得利合作,首次編制并發布了《2016/2020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三家單位再次攜手,合作編制《2021-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和賽得利集團副總裁、中產協非織造產業綠色發展創新聯盟理事長劉濤共同發布《2021-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最新發布
當盛閃蒸法醫療器械包裝用
“迪森?Dysan?系列產品M8001”發布
閃蒸法非織造布是世界醫療器械組織認定的環氧乙烷最終滅菌的有效阻隔材料,在最終滅菌醫療器械包裝領域有非常特殊的價值。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10年攻關,開發的迪森DysanM8001產品,已完成相關法規要求的驗證工作,實現了在高端醫療器械無菌包裝、醫藥行業無菌轉運包裝的進口材料替代。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梁鵬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和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章生、市場總監單磊共同發布當盛閃蒸法超細聚烯烴屏蔽材料醫療器械包裝用“迪森?Dysan?系列產品M8001”。
主題論壇:
創新賦能 共探后疫情時代新機遇
“當前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在經歷2020年超常規增長后,產業發展基礎和行業影響力顯著增強;但面臨全球復蘇乏力、需求回落、產能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承壓前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以《非織造布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形勢和重點工作》為題作主題報告。她指出,中國非織造布產業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優秀的專業人才隊伍、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和最大的應用市場,但在高端突破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面對機遇與挑戰,行業應著力建設非織造布現代產業體系,具體行動包括加強基礎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建立多層次協同創新平臺,建立高效運行的成果轉化體系、標準支撐體系等,打造從纖維到制品的非織造布綠色供應鏈,建設具有世界領先的創新能力、制造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非織造布產業集聚地,促進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非織造布及重點制品產業的均衡發展,加強非織造布關鍵智能裝備和管理系統的研發和推廣、加強非織造布行業科技和管理領軍人才的培養等行動。
中國臺灣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輔導理事長陳世中以《中國臺灣非織造布發展現狀及海外投資分析》為題,對中國臺灣非織造布產業發展情況、優勢,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海外投資狀況等進行了詳細分析。談及非織造布的轉型與挑戰,他指出,今后企業在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的同時,更要注重綠色環保。
天津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程博聞以《高性能濕法非織造材料的研究進展及趨勢》為題,就濕法非織造材料關鍵制備技術以及高性能濕法非織造材料及其應用等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濕法非織造材料是制備高性能纖維非織造材料的重要技術手段。開發高性能纖維濕法非織造“卡脖子”材料制備技術勢在必行,要加快產業鏈協同創新。
東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璐以《醫療用非織造材料的創新實踐及展望》為題,對醫療用非織造材料的基本特征、創新研發情況、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讀。未來,醫療用非織造材料的發展要加強政產學研醫合作、多學科和技術交叉,注重開發新型高技術纖維原材料,加強紡織與各類新技術交叉融合,加快開發各種智能醫療用品。
當盛新材閃蒸法非織造材料具有高安全、高阻隔、高強度、高透氣的特性,市場應用廣泛。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章生以《中國閃蒸法非織造布的發展及應用淺析》為題,結合企業創新實踐,就當盛閃蒸紡絲技術,以及醫用藥用包裝——迪森?Dysan?超細聚乙烯纖維屏蔽材料等產品進行了介紹。
專題論壇:
多元應用 非織造布大有作為
9月20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以“非織造布市場的創新發展與技術升級”為主題,舉行了專題論壇。
專題論壇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產業研究部副主任白曉主持。
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封嚴以《艾草抗菌非織造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為主題,分享了艾草有效成分提取技術、艾草纖維及非織造材料的研究、艾草非織造產品及應用。她談到,瀕湖艾纖可實現無紡、有紡及混紡全面應用。其中,艾草粘膠纖維已生產艾草嬰兒手帕、艾草內衣、艾灸褲等系列產品,并廣泛應用于面膜、濕巾類,護理類衛生產品等領域。
浙江百浩工貿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趙榮國以《醫用無紡布及其復合物:挑戰與機遇》為題,就醫用非織造布、醫用非織造布復合物的種類、關鍵特性和設計進行了分享。他指出,當前環保問題、產能過剩和庫存積壓、氟化物的完全禁用,是制約醫用非織造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對此,行業企業要注重轉型升級、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大研發、持續創新。
維美德(中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項立榮以《非織造布的新型粘合和卷取分切解決方案》為題,圍繞非織造布新型粘合機/烘干機、柔軟蓬松非織造布卷取分切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了分享。他介紹,熱風穿透式烘干/粘合機等設備高效節能,為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公司將不斷加大對設備綠色低碳的研發和投入。
江西東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冼啟華以《絨毛漿熔噴無紡技術的發展和現狀》為題,就絨毛漿熔噴無紡技術的發展歷史,MPM產品、技術和設備等進行了分享。他介紹,在熔噴工藝下,MPM賦予了全新的擦拭體驗,更柔軟、更吸水、更加細膩親膚。目前PLA全降解MPM和復合SAP的MPM芯體材料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未來該產品可應用到保暖材料、過濾材料以及家庭空氣凈化材料(吸附甲醛)等。
江蘇佰家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左洪運以《非織造材料聲學功能和建筑美學的實踐》為主題,就建筑聲學定義及應用、噪聲處理方法、PET材料概述等進行了介紹。他表示,PET板材具有環保、吸聲、阻燃等特性,是經高技術熱壓融合并以繭棉形狀制成的、具有多種透氣性及密度的新型吸聲材料,目前已實現多場景應用。
迪邏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翁文超以《輕薄產品的綠色針刺技術》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介紹,在非織造布市場,針刺技術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水刺技術,其應用范圍廣、能耗低、產品質量高。經過多年的持續研發,公司推出的MicroPunch微針刺技術,實現了綠色針刺技術替代水刺生產輕薄產品。
中原工學院教授張恒以《熔噴非織造材料的組合創新及應用》為題,就熔噴非織造材料的原料組合、結構組合、水刺固網、整理工藝等方面的創新及應用進行了分享。他表示,纖維細旦化是非織造材料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熔噴非織造材料經過跨界組合,更具功能性和可持續性,市場潛力巨大。
海恩斯坦紡織檢驗(上海)有限公司業務總監聶辰以《非織造布的有害物質檢測與可持續發展方案》為題,結合企業檢測優勢以及當前歐美環保法規等,重點就OEKO-TEX?認證體系等進行了解讀和分享。他表示,全產業鏈的安全與環保,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海恩斯坦可為客戶量身定制包括檢測、認證在內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2/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10強企業
1. 浙江金三發集團有限公司
2. 上海華峰超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山東泰鵬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
6. 恒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
7.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
8.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
9. 晉江市興泰無紡制品有限公司
10.南通通州江華紡織有限公司
2022/2023中國非織造布行業優秀供應商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迎陽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浙江朝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北京量子金舟無紡技術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
廣東三輝無紡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武進廣宇花輥機械有限公司
博路威機械江蘇有限公司
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
臺州宇星制針有限公司
宜興市鴻錦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
賽得利
江蘇江南高纖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銀鷹化纖有限公司
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
鹽城瑞澤色母粒有限公司
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