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童裝拉力賽,為什么都沒有突圍?
面對日漸激烈的競爭,快時尚品牌在成人業務方面遇到瓶頸,銷售疲軟。尤其是2018年,大家都在議論快時尚品牌步入“黃昏時代”。快時尚突然“不快了”,也讓很多行業內的人感到焦慮。反觀這些快時尚品牌的童裝類目,一直不溫不火,現在主品牌又有疲軟之態,它們的童裝又是什么境況?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眾多快時尚品牌童裝中進入線上銷量前十的,只有優衣庫上榜,而且占比僅僅1.1%,排名第六位。其他快時尚品牌童裝更是榜上無名,風風火火的快時尚怎么到童裝這有點乏力呢?
“快時尚”風格進軍童裝
在各大服飾品牌紛紛加碼童裝市場的時候,快時尚品牌也感受到了壓力,他們看到了童裝市場的潛力。
童裝延續“快時尚”的風格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童裝的消費特征,使用者和消費者是脫節的,絕大多數時候,父母才是最終的購買決策者,而他們個性化的審美也會投射在孩子的身上。現在的消費者群體主要是90、95后,年輕的寶爸寶媽們都愛時尚,消費決策權在父母手里,一些快時尚品牌看重了這一點,紛紛轉戰延伸童裝市場。
所以快時尚童裝仍然以成人裝的態勢進入童裝界,是否會水土不服?在吸引90/95后年輕爸媽時,是不是會丟失童裝應有的單純樣式?快與時尚在童裝領域是否還站得住腳?
沒有特色的快時尚童裝
Zara童裝市場的戰略,先是依附Zara原有女裝門店,再獨立出來后,又開始走向細分化,但是Zara在童裝版塊顯然沒有用心去打造。之前童裝觀察分析過Zara童裝的形勢(詳見《Zara告別黃金時代,童裝能否繼續逆勢而上?》),童裝在擁有成人裝缺點的同時又沒有自己的特色。在4000多個品牌的童裝市場,沒有特色的童裝品牌即使有成熟成人裝的加持也很難有突破。
沒有刻意營銷的快時尚童裝
優衣庫算是去年和今年快時尚品牌中的一股“清流”,在快時尚整體后退的時代,優衣庫及母公司訊銷集團依然保持比較正常的增長速度。
H&M和優衣庫在對待童裝發展時采取的策略有相似的地方,沒有設立獨立的童裝店面,與成人裝陳列在一起。不用問,在營銷上也沒有做過多的宣傳。有些時候與成熟的成人裝陳列在一起可以給不成熟的童裝品牌引流,但是相對的,也很容易讓消費者忽視快時尚品牌中有童裝系列產品。
快時尚做童裝“不夠專業”
不論是快時尚品牌還是運動裝品牌進軍童裝的初期,由于是成人裝延伸的品牌,所以消費者可能在潛意識中認為童裝做得不夠標準。再加上童裝使用者的特殊性,對品質都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嬰童的肌膚較為敏感,體質發育也不健全,嬰童服飾的檢驗標準與成人完全不同,如果繼續以成人的服飾標準來生產嬰童服飾則會產生許多隱患。中國的父母通常會給孩子選擇全棉的制品,許多快時尚品牌在幼童這一塊兒失去一部分“有成見”的消費者。
任何一個品牌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何況這些經歷了將近百年的快時尚品牌在服裝界依然是被人稱道的“神話”。這次童裝觀察僅僅講了快時尚品牌童裝的缺點,風靡全球的快時尚品牌在經營童裝時尚有缺點,希望這些“缺點”能夠為大家在經營品牌時提供借鑒。
來源:童裝觀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