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悄然轉鷹”
不管大洋彼岸的美聯儲已經加息了多少次,日本央行仍然維持著負利率,成為全世界最堅定不移走量化寬松道路的國家。
這間央行內部鴿派和鷹派的意見分歧也幾乎從來沒有減少過。不過周五的議息會后,事情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日本央行會后發布的一季度經濟與物價展望中,2020年的財年通脹預期從1.5%下調到1.4%,2021財年的通脹預期僅有1.6%,即使是最樂觀的貨幣委員會成員也只有1.7%的預期。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里,2%的通脹目標都無法實現。
但是,貨幣委員會的政策前瞻指引出現了疑似鷹派的轉變。在經濟與物價展望中,談及貨幣政策前景時,日本央行表示,有意將“超低水平的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至少到2020年春季”,而此前的指引并未明確2020年春季這一時點。
這意味著,在通脹水平還沒有達到2%的目標時,日本央行可能就要開始重新考慮政策利率水平了。這種語氣比市場預期的要更加鷹派。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前瞻指引措辭的變化,強調了日本央行不會在消費稅上調之后立即重新審議政策利率水平。而超低利率“至少”維持到2020年春天,這種“至少”也有可能會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而購債的速度也已經明顯放緩。目前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速度,已經降低到了2015-2016年間水平的三分之一。彭博援引瑞信日本首席經濟學家觀點稱,意料之外的鷹派表態,是日本央行并不打算進行更多寬松的跡象,也顯示貨幣政策正?;允菙[在桌面上的選項之一。
還有一點在于,今年10月,日本消費稅將從目前的8%上調到10%。從目前的狀況看來,如果消費稅上調對經濟產生了拖累,日本央行可能也不會再像五年前那樣,祭出大規模寬松政策來刺激經濟。
上一次消費稅上調是在2014年,上調幅度同樣是兩個百分點。日本央行當時大幅擴大了購債規模。在日本央行幾乎放棄了通脹目標實現的今天,再要重現當年的刺激,不太可能。
日本目前的經濟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額外增加刺激預計不太會有什么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該行的工具箱也已經見底,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就援引摩根大通日本經濟學家Masamichi Adachi觀點稱,日本央行現在沒有擴大寬松的緊迫性:“他們的工具有限,所以他們不想在情況尚可時使用它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