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外貿市場回暖?“圣誕季”訂單潮真的要來了?廣交會人流旺,紡織人:還是離不開中國制造!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外貿景氣指數收于754.29點,環比上漲3.26%,較年初比上漲8.58%,同比下跌1.23%;外貿價格指數收于167.65點,環比上漲2.08%,較年初比上漲6.80%,同比上漲2.11%;外貿信心指數收于1214.80點,環比上漲6.07%。
外貿景氣指數、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
9月份,外貿價格指數呈現環比上漲走勢。其中:化纖長絲面料類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00%;刺繡品類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3.16%;日用家紡面料類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9.09%;窗簾帳幔類外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1.89%;拉動外貿總價格指數環比上漲。
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上漲,其中,棉及其混紡面料類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上漲8.63%;化纖長絲面料類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上漲5.33%;刺繡品類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上漲19.58%;窗簾帳幔類外貿景氣指數環比上漲14.66%
9月份,中美關系有所緩和,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宏觀面偏差的情緒。紡織市場迎“強刺激”,9月紡織品服裝外貿訂單環比增加。9月份的出口市場開始轉好,對即將到來的“圣誕季”是否產生一定的助推?
廣交會人流旺,還是離不開中國制造!
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風向標,廣交會歷來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當下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廣交會上的外貿風向更是受到業界關注。
在此次廣交會開幕前,有專家預測受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遇冷影響,展會國際客商的到會情況可能堪憂。而事實上,逛展三天,展館中央通道里烏壓壓的人群,感受不到一點“涼意”。
今年很多紡織老板擔心在中美貿易分分合合中,訂單或被轉移,或被取消。進入9月份,一些企業的外貿訂單還是在增多。據一家外貿企業反饋目前公司接單確實在增多,看起來持續性也比較強。這次中美貿易戰拉鋸太久了,一些美國服裝企業備有的原料庫存也消耗的差不多,圣誕節的剛需還是能釋放的,該公司負責人說道:“最多大家在協商價格上要花些時間,該下達的訂單還是會下達的。”在未經調整的基礎上,受貿易局勢影響較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上漲,為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見,美國還是離不開中國的產品,市場剛需依然存在。
中國一直是紡織品出口大國,紡織品也是中國出口支柱產業之一。我國紡織品上下游產業鏈完善,從紡紗、織造、染色到成衣加工等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
近幾年,隨著工資水平的上漲,中國在紡織產業鏈中的成衣加工逐漸失去了價格優勢,導致部分服裝加工企業外遷。而東南亞的越南、印尼、柬埔寨,以及南亞的印度、孟加拉等成衣加工廠,卻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利用當地低廉的勞動力生產成衣,出口歐美。雖然這些新興國家的成衣加工業增長迅猛,但本國面料自給率嚴重不足,需要大量依賴進口。
中國面料生產不僅規模產量全球第一,產品質量水平也屬世界頂尖,是東南亞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面料進口首選國家。以孟加拉為例,其面料自足率僅為20%,其余全部從中國進口,特別是中國最強優勢的滌綸、氨綸面料,每年從中國進口量達數十億美元。
一位外貿商坦言,之前自己也在東南亞、印度等地轉了一大圈,希望找到替代的企業。“可是,具有同等制造能力的企業幾乎沒有。”他說,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企業,可交貨期又無法保障,說好的8月交貨,到現在都還沒交出來,而且怕是產品質量也堪憂。“看來,還真是離不了中國制造。”
編后語
10月是紡織業傳統旺季,紡織企業備戰“銀十”、“圣誕季”,市場或多或少會提前有所布局,出口訂單較前期或將有所增加,但整個市場仍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現狀,布老板還需關注后市訂單下達情況以及外貿形勢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