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行加快發展前端的紡織集群新質生產力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搶占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新質生產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不僅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礎,更積蓄著面向未來的發展潛能。行走在紡織集群、產業園區、企業車間,盡是紡織行業高端化、智能化、時尚化、綠色化發展的身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反映我國經濟由“量”的積累轉向“質”的突破的新時代生產力現狀。新質生產力意味著生產力質的躍遷。
壯大產業,要聚鏈成群、蓄能成勢。集群化發展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全行業高速高效成長的重要因素。產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產業集群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形成。

01
集群發展成為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催化劑”
產業集群的發展,有助于形成良性的產業生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曾談到,新質生產力在新發展格局中發展,要兼顧效率與安全優化產業布局,平衡好原地升級、國內轉移和國際化資源配置的關系。產業發展要多結合各地區優勢資源,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構建各具特色、有序競爭、差異化發展的空間格局。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也表示,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下一步,要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要建立健全技術創新轉化體系,要注重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湖北省近年來就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新興特色產業,向新而行,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湖北武漢漢口北,全球紡織面料展示中心新布碼頭,匯集了國內外1000多家源頭面料廠商的產品,吸引了大批前來采購面料的服裝廠商。
這個像“超市”一樣的布碼頭,是湖北省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體現之一。2023年,湖北省首個由民營企業牽頭、國企參與組建的供應鏈服務平臺華紡鏈落戶漢口北,提供在線采購、智慧物流、智能倉儲等一體化綜合供應鏈服務平臺,囊括7000多家企業,涵蓋牛仔布、縫紉線、羽絨服等多個細分領域。
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直觀看到湖北全省甚至全國的服裝產業數據,包括產量、價格、消費群體的喜好等等,助力湖北企業邁向高端定制化生產。湖北華紡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志平認為,平臺的搭建就是一種新質的生產力?!拔覀兡軌驇椭b企業提高整個的生產效率,去結合整個市場的銷售情況,改變它前端整個的生產以及原材料采購計劃,這整個鏈條是打通的”。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華紡鏈平臺交易額超50億元,未來將繼續幫助紡織服裝企業打造數字云工廠,建設未來紡織產業研究院等,為紡織業高質量發展強鏈補鏈延鏈。
在區域協調方面,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一直因地制宜,集群均以自身的特色資源和優勢,鏈接到全國乃至全球紡織產業鏈條中。新疆棉花產業是新疆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中國紡織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料保障。
2024年,新疆提出聚焦“八大產業集群”,積極構建具有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也是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之一。

據了解,新疆將立足國家重大戰略和自治區產業發展定位,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和高品質棉花為抓手,“技術方+生產方+需求方”相結合一體化布局棉花全產業鏈,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強協同創新與成果推廣應用,助力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上規模提效益。將從全區科技創新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出發,強化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引進,加快打造棉花領域優勢科研力量,精準把脈產業集群“群主”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關鍵需求,瞄準棉花育種、無鹽印染等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強化協同攻關,持續補鏈延鏈強鏈,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和發展接續性,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02
集群短板即是新質生產力未來增長極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意味著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體現了以產業升級構筑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從而實現在更多前沿領域的“換道超車”。
紹興市柯橋區的印染產能約占全國40%,目前該區已有80%左右的企業配備半自動、自動染料助劑稱量輸送系統,同時用能排污監測系統實現全覆蓋。紡織印染這一傳統行業,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在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染車間,既沒有刺鼻的氣味,也沒有橫流的污水,干凈整潔的生產環境背后是智能化系統的有力支撐?!爸悄芑脑旄淖兞巳藗儗鹘y印染行業的印象?!庇S科技副總經理徐葉根說,以往依靠人工配色,稍有不慎染料便會溢出造成污染。如今,工作人員只需在后臺輸入指令,系統就能精準調取染料,自動輸送至對應染缸,減少染料浪費。
作為“中國針織名城”,青島即墨區擁有紡織服裝企業3800余家。過去,域內企業以外貿代工、服裝批發為主,瑞華集團也是其中之一。
在產業梯次轉移加速、外貿形勢變化背景下,還在通過手工推車,線下記賬等方式進行工作的瑞華集團已難以滿足市場對定制化和生產效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企業攜手卡奧斯COSMOPlat,借助工業互聯網提升企業柔性化、智能化生產的能力。
基于卡奧斯COSMOPlat超高頻RFID、條碼及智能物聯設備的應用,工廠實現了出入庫、盤點、配料、揀料、出貨、運輸等操作的全面數字化管理。每當新的訂單接入,平臺就會為訂單中每一件服裝注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它記錄著衣服的尺碼、顏色、材質等信息,可自動匹配所需要的工藝路線和原料部件。在質檢環節,系統也會自動向質檢人員推送不同服裝所對應的標準,并通過“身份證”,追溯問題工序或人員,進一步提高質檢的效率和水平。
改造后,瑞華集團實現了1件起訂的“智能快反”,從拿到訂單到確定排產只需5分鐘,單日產能從9000件增至12000件,訂單附加值提升150%。而除了自身的降本增效,數字化帶來的效率提升也在整個產業鏈中延伸,為原料商、品牌商和營銷商把握市場信息和協調資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抓手。
未來,紡織產業還將進一步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放大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特色優勢,開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增長點,實現增長動能有接續、產業集群新提升。

03
紡織集群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有佳績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是紡織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我國紡織集群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經統計,與中國紡聯合作共建的12家集群地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比約為2.3%,高出全行業1.3個百分點。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落地盛澤,柯橋、常熟等地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圍繞新型纖維材料開發應用、先進制造工藝研究、先進印染技術開發等主要方向成立創新載體和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時江蘇盛澤盛虹集團、海寧許村宏達高科控股、山東濱州華紡股份等集群龍頭企業積極牽頭或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同時,區域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優質品牌不斷涌現。即墨針織、南通家紡、常熟男裝、濮院毛衫等等,這些帶有明顯地域特點和行業特色的區域品牌,不僅在國內享有很大的影響力,國際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如常熟波司登產品已在8個歐洲國家400多家品牌集合店銷售,成為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變樣板。
此外,各集群地區也積極探索互聯網時代商業新模式,加快推進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推進中華傳統文化與時尚融合發展,打造具有標志意義的紡織非遺品牌與時尚活動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集群地區已率先制定雙碳行動示范目標,引領和指導行業企業開展雙碳行動。柯橋、盛澤等地已經充分展現了紡織產業集群積極參與氣候創新行動的鮮明態度,也為行業樹立了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行動樣板。
近年來,集群非常注重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的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穩步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行業提質增效打開了新空間。據統計,常熟、柯橋、濮院等集群地區的數字化設備聯網率達到50%以上,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小單快反柔性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人才。當前,各集群地區大力開展人才培訓,重點培養技術開發、營銷和管理人員,造就一批現代企業家隊伍和高層次技術管理人才隊伍。截止2022年,12家集群地區規上企業共有技術研發人員5萬余人,約占規上總人數的8%;人才培訓中心60余個,覆蓋當地企業80%以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讀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密碼,還要回到實踐中去剖析,觸摸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帶來的真實變化。高質量發展好比一場“登山賽”,引領未來的新質生產力則是當之無愧的“制高點”。誰能抓住機遇先行攀登,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優勢,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