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合成纖維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增加濕疹風險
合成纖維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如氨綸、尼龍和聚酯,可以改變皮膚微生物群。
“自從我們的兒子八年前出生以來,我們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夜晚,”B太太指著兒子干燥、紅腫、瘙癢的皮膚說。
她的兒子一生都有濕疹。這種慢性皮膚病也被稱為特應性皮炎,在工業化國家大約影響五分之一的兒童。一些研究發現,發展中國家的濕疹發病率比工業化國家低30多倍。
然而,濕疹的發病率并沒有隨著1760年左右開始的工業革命而激增。相反,像美國、芬蘭等國家的濕疹發病率在1970年左右開始迅速上升。
是什么導致了濕疹發病率的激增?
我是一名過敏癥和免疫學家,與一組研究人員一起研究美國濕疹發病率的趨勢。科學家們知道,像富含加工食品的飲食以及接觸特定洗滌劑和化學物質等因素會增加患濕疹的風險。生活在工廠、主要道路或野火附近也會增加患濕疹的風險。環境暴露也可能來自室內的油漆、塑料、香煙煙霧或合成纖維,如氨綸、尼龍和聚酯。
雖然研究人員非常關注遺傳學,但預測一個孩子是否會患濕疹的最佳指標并不在他們的基因中,而是他們出生后前幾年生活的環境。
空氣中的某些物質
為了弄清楚哪些環境變化可能導致美國濕疹的激增,我們首先尋找潛在的濕疹熱點——濕疹發病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方。然后我們查看了美國環境保護局的數據庫,看看哪些化學物質在這些地區最常見。
對于濕疹以及通常與之一起發展的過敏性疾病——花生過敏和哮喘——兩類化學物質躍然紙上:二異氰酸酯和二甲苯。
二異氰酸酯最早在1970年左右在美國制造,用于生產氨綸、非乳膠泡沫、油漆和聚氨酯。大約在那時,二甲苯的制造量也增加了,同時聚酯和其他材料的生產也增加了。
二異氰酸酯和二甲苯分子的化學活性部分也存在于香煙煙霧和野火中。1975年之后,所有新車都配備了一種新技術,將排氣氣體轉化為毒性較小的化學物質,異氰酸酯和二甲苯都成為了汽車排氣的成分。
研究發現,將小鼠暴露于異氰酸酯和二甲苯可以直接通過增加參與瘙癢、疼痛和溫度感覺的受體的活動,引起濕疹、瘙癢和炎癥。這些受體在放置在不健康飲食中的小鼠中也更活躍。直接將小鼠暴露于這些毒素與人們典型的暴露水平相比如何,目前還不清楚。
這些化學物質可能與濕疹發病率上升有關嗎?
皮膚微生物群和污染
每個人的皮膚上都覆蓋著數百萬生活在皮膚上的微生物,統稱為皮膚微生物群。雖然研究人員對友好細菌如何幫助皮膚還不完全了解,但我們知道人們需要這些生物來產生某些類型的脂質或油脂,這些脂質或油脂可以保持皮膚與環境的密封并抵御感染。
你可能已經看到過含有神經酰胺的保濕劑和其他皮膚產品,這是一組在保護皮膚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脂質。一個兒童在出生后的前幾周內皮膚上的神經酰胺及其相關化合物的數量,是他們是否會發展成濕疹的一致且重要的預測因素。他們皮膚上的神經酰胺越少,就越有可能發展成濕疹。
為了看看哪些毒素可能阻止產生預防濕疹的有益脂質,我和我的團隊使用皮膚細菌作為煤礦中的金絲雀。在實驗室中,我們將直接產生神經酰胺的細菌(如玫瑰單胞菌)、幫助身體產生自身神經酰胺的細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產生其他有益脂質的細菌(如枯草桿菌)暴露于異氰酸酯和二甲苯中。我們確保將細菌暴露于這些化學物質的水平與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接觸到的水平相似,例如工廠釋放的標準水平或五金店的聚氨酯膠的煙霧。
我們發現,將這些細菌暴露于異氰酸酯或二甲苯會導致它們停止制造神經酰胺,而是制造如賴氨酸這樣的氨基酸。賴氨酸有助于保護細菌免受毒素的危害,但不提供神經酰胺的健康益處。
然后,我們評估了使用異氰酸酯或二甲苯制造的床單如何影響皮膚的細菌。我們發現,有害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尼龍、氨綸和聚酯上繁殖,但無法在棉布或竹纖維上生存。有助于保持皮膚健康的細菌可以在任何織物上生存,但是,就像空氣污染一樣,它們產生的有益脂質的數量降到了在棉布等織物上生長時產生的水平的一半以下。
解決污染對皮膚的影響
關于污染和濕疹之間的聯系,可以做些什么?
能夠檢測低水平異氰酸酯或二甲苯的探測器可以幫助追蹤污染物,并預測一個社區中濕疹的爆發。更好的探測器還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識別可以清除環境中這些化學物質的空氣過濾系統。在美國,人們可以使用EPA有毒物質追蹤器來查看他們家附近哪些污染物最常見。
與此同時,改善你的微生物平衡可能需要避免限制健康皮膚細菌生長的產品。這可能包括某些護膚產品、洗滌劑和清潔劑。特別是對于4歲以下的兒童,建議避免接觸香煙煙霧、合成纖維、非乳膠泡沫、聚氨酯和某些油漆。
替換過度暴露于這些化學物質的細菌也可能有所幫助。例如,我的研究表明,應用玫瑰單胞菌——一種生活在健康皮膚上的產生神經酰胺的細菌——可以導致與安慰劑相比,典型濕疹癥狀的數月長期減少。研究人員還在研究濕疹的其他潛在益生菌治療。
評估在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世界中變得越來越普遍的疾病環境原因,可以幫助保護兒童免受濕疹等疾病的化學觸發因素。我相信,這可能有一天會讓我們回到這些疾病不常見的時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