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在氫能產業打破國外壟斷
在位于平湖的某氫能企業內,機器臂在半空中揮舞,將一個個巨大的玻璃纖維Ⅳ型壓力氣瓶搬運至指定位置。
“與傳統金屬容器鋼瓶相比,我們的玻纖氣瓶自重可以減少70%,儲氫能力也大幅提升,是傳統金屬容器的2至3倍。”公司負責人介紹。
這項全球領先儲運技術的基礎原材料,全部來自桐鄉的巨石集團。
氫能作為一種零碳能源,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二次能源,也是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驅動引擎,其產業鏈上下游任一細分行業,都將是千億級別。
近年來,嘉興大力布局氫能產業。而作為全國玻纖龍頭企業的巨石,早已在這新賽道上發力。
“這就是我們經過多年自主研發生產出來的產品,為氫能源在未來全球市場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巨石集團研發中心副主任徐勝杰博士指著展廳內的一個白色圓柱體,說道。
記者走近細看,只見圓柱體的表面按照某種規律布滿了道道紋路,整個圓柱體像極了一個被拉長放大的“毛線球”。
這上面的每一道紋路其實就是玻璃纖維,起到保護氣瓶的作用。
“1個長度11米左右的儲氫瓶,就要用掉將近700公斤的玻璃纖維產品。100噸的玻璃纖維,可制成150個左右的大型儲氫瓶。”徐勝杰介紹。
這組數據,著實令人有些驚訝。
“其實,關于儲氫瓶材料的研發工作,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了。”徐勝杰接著說。
記者,再次被震驚了。
彼時國外氫能發展已如火如荼。“你們可以做嗎?”某次展會上,一位國外客戶向巨石提出了產品需求。
一句話,讓巨石敏銳地捕捉到了新市場。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那么輕松。
讓纖細的“繞指柔”材料最終轉化為強度遠超“百煉鋼”的儲氫容器,儲運材料的性能必須足夠穩定。
幾經甄選,高模量高強度玻璃纖維系列成為巨石的首選。
但徐勝杰和團隊卻感到壓力頗大,“氫能應用屬于高端領域,還是得往更高標準去優化調試。”他為記者舉例,儲氫瓶材料要求的玻纖拉伸強度要比普通產品高出50%以上,其使用壽命也要達到20年之久。
拉伸強度、蠕變性能、疲勞性能……一項項指標,團隊成員逐個擊破。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達標,而是創造標準。”
團隊還不聲不響干了一件大事——“我們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浸潤劑的100%原料國產化。”
浸潤劑是什么?儲氫瓶的外保護層是由玻璃纖維和環氧樹脂構成,簡單理解,浸潤劑就是兩種材料的粘合劑。
“在纏繞領域,傳統玻璃纖維進入環氧樹脂會產生氣泡,從而影響產品性能,新型浸潤劑除了能實現界面結合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有效避免大量氣泡的產生。”徐勝杰向記者解釋。
但長期以來,該技術一直被國外所壟斷,也就是俗稱的“卡脖子”問題。
“沒有,我們就自己研究。”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試劑,涉及的分子結構就多達上萬種。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渴了喝涼水,餓了啃面包,對成百上千個參數一遍遍驗證、分析、微調……這支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年輕團隊,很拼。
徐勝杰坦言,可能為了某個參數,團隊會“掙扎”好幾個禮拜,“比如之前遇到只要添加某種原材料浸潤劑就會沉淀失效,找了好久原因也沒找到,一度都想放棄了。后來團隊嘗試改變分子結構,對原材料進行修飾,問題迎難而解。”
9個月時間,嘗試了超300種配方,團隊終于迎來了產品成型的成功時刻。“當看到一步步研發的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的時候,是無比激動的,堅持原始創新,真的不容易。”
巨石浸潤劑原料的自主研發,也打破了國內市場相關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了國產自主化供應。
“桐鄉罐”的研發量產,也讓桐鄉在氫能產業這塊“必爭之地”贏得了一定主動權和話語權。
“隨著氫能產業的不斷發展,未來可能大街上跑的氫能汽車都會有巨石產品的烙印。”徐勝杰信心滿滿。
(來源:桐鄉發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