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織造”邁向“智造” 浙江嘉興市總工會助力現代紡織與服裝產業擦出創新火花
前不久,2024紐約時裝周·新發現全球設計師和模特中國浙江匯演、中國總匯演雙雙落地嘉興。現代紡織與服裝產業作為嘉興的傳統特色產業也進一步受到廣泛關注。長期以來,浙江省嘉興市總工會深入實施新時代嘉興工匠培育工程和“技能嘉興·工匠之城”行動,加快建設市域技能型社會,技能人才總量不斷擴大、素質穩步提升、活力充分釋放,將廣大職工群眾創新動力充分轉化為紡織與服裝產業新質生產力。
紡織與服裝產業是浙江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中的萬億產業。作為嘉興的傳統特色產業,嘉興市總工會立足當地企業發展實際,打造兩個“30分鐘職業技能服務圈”,創建三種創新帶動模式,構建“四聯”工作機制,探索職工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新模式,進一步加速現代紡織與服裝產業提能升級。
“雙圈”并進 拓寬職工技能成長之路
今年5月,2024 年“嘉興工匠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嘉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嘉興公布了“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數字地圖和“30分鐘職業體驗圈”,讓嘉興技能人才的培育“有徑可循”,進一步厚植職工創新的土壤。
在嘉興,共有16家職業院校(技工院校)、123家職業培訓機構、32家社會評價機構、10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189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鎮村培訓陣地等培訓資源納入了“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通過數字地圖,清晰展示培訓的具體信息,方便勞動者就近選擇、便捷培訓。與培訓圈配套的還有一個“技能碼”,掃碼即可獲取全市技能培訓評價實時信息和報名指引,讓技能“觸手可及”。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技能培訓11.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4萬人、高技能人才2.6萬人。
激發職工創新活力離不開“源頭活水”,通過打造“30分鐘職業體驗圈”,讓更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可以“零距離”觸碰未來工作場景,在“真刀真槍”的環境中提升專業技能,在熱火朝天的生產中感悟勞動教育,為職工創新大軍注入更多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
“三?!辈Ⅱ?勞模工作室成創新高地
“我們服裝行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一定要記得衣服里面有個人?!痹谘努摷瘓F股份有限公司的張利華技能大師工作室,張利華幾乎每天都要把這句話強調十幾遍?!拔沂沁@個工作室的‘家長’,關注每一個成員的興趣,尊重每一個成員的想法?!睆埨A對每個成員的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她看來,有技術才能創新,有創新才能常青。在張利華的帶領下,從2012年成立以來,工作室創新性創建了成衣版型庫、部件庫、創意工坊,每年開發新品達到5000多個。
“以‘勞模工作室’模式為基礎,輔以‘產學研結合’‘名師帶徒弟’兩大模式,突出領銜人的帶頭作用,以師帶徒、以點帶面,提升工作室的影響力?!奔闻d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仲建鋒介紹,將技能培訓與名師帶徒、教培育人相結合,突破純理論化培訓的傳統模式,形成了優良的技能“傳幫帶”循環機制,在傳授技藝的基礎上激發創新思維,讓廣大職工群眾在技能提升中感悟創新,在參與創新中拓展技能。
“四聯”機制 激發職工創新主體活力
屋頂光伏利用、空壓機余熱回收……在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紡紗十二車間主任戴曉強一直是企業生產領域的“點子王”,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工作的20多年間,針對車間設備作出的改進工藝就有幾十項,其中6項還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平均每年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200多萬元。像戴曉強這樣精耕“五小”創新的職工,在嘉興現代紡織與服裝產業中還有很多。
每一個職工都是創新的主體。通過工作聯推、機制聯建、典型聯樹、表彰聯評的“四聯”機制,嘉興市總工會與相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樹立了一批職業技能的領軍人物,組建了多支勞模工匠助企志愿服務隊,并創建了眾多“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初步形成了工會組織、高技能人才掛帥、職工參與的創新格局。不僅提升了職工的創新意識與熱情,更讓創新成為每一位職工的自覺行動,共同繪制出一幅職工創新實踐的嘉興畫卷。(浙江工人日報記者金鈞胤)
(來源:中工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