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棉紡織產業鏈新疆調研行活動圓滿結束
10月21-30日,棉紡織產業鏈新疆調研行活動成功舉辦,活動歷時10天,行程涵蓋了新疆主要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及代表性企業,本次調研行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帶隊,來自棉紡織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及棉紡織產業集群政府等參加了本次調研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原料產業鏈分會承辦,得到了上海棉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
得益于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新疆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形成了以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性紡織服裝基地為主導,各地特色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據介紹,目前新疆紡紗產能已經達到2700萬錠,產品以32S、40S純棉紗為主,主要銷往疆外,但隨著下游織造企業陸續入駐,棉紗疆內消化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同時,為優化紡織原料結構,新疆加快推進合成纖維項目建設,利用現有的PX產能,在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油石化產業園區建成年產120萬噸PTA項目,進而延伸建設25萬噸聚酯短纖、30萬噸聚酯長絲等項目,為下游紡紗、織布企業提供差別化的化纖原料,疊加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新疆部分企業開始向混紡紗或中高支精梳產品轉型。
除傳統紡紗環節外,新疆紡織服裝產業也在積極延伸產業鏈,從棉花種植到紡紗、織布、印染、成衣制造等各個環節正在逐步完善。其中,伊寧和阿克蘇地區有規模較大的噴氣織機產能,主要為江浙一帶企業投資,產品以家紡面料和工裝面料為主。隨著東部沿海化纖企業投資阿拉爾,帶動了周邊地區噴水織機產能集聚,產品主要以家紡為主。印染及成品制造方面,新疆各地均在逐步推進,印染主要依托織造產能聚集地區分布,成品主要以工裝面料、針織面料和襪子、手套等產品為主。
新疆執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各地制定的地方性補貼政策陸續停止。目前全疆執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優化自治區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措施的通知》(新政辦發【2024】16號)中的統一補貼政策。南北疆電費已實現統一,最終電價0.33元/度。用工方面,南疆少數民族員工整體占比高于北疆,企業工效相比內地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平均工資4000-5000元/月,個別地區工資相對較高,平均工資可達到7000元/月左右。受市場疲軟、訂單不足影響,當前新疆紡織企業庫存基本在一個月左右,部分企業未能滿負荷開臺,盈利情況不理想。
走訪企業訴求
當前,新疆紡織加工以棉和粘膠短纖為主,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競爭普遍,走訪企業希望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在延伸產業鏈時能夠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希望各地政府積極兌現承諾,同時把好決策關,避免同質化投資,造成產能過剩、資金浪費等情況。
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需要依托多元化的紡織原料,從當前市場行情以及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看,未來新疆紡織企業將會更多的使用非棉纖維原料。走訪企業表示,受當前新疆產業配套不全影響,部分化纖原料及非純棉類紗線需要從內地運至新疆,且后道產品無出疆補貼,綜合來看,該類產品在新疆生產缺乏成本優勢。差異化紡紗與織造企業希望能加快完善新疆紡織服裝產業配套。
通過本次調研行活動,調研團成員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產能布局、產品結構、生產經營成本、未來發展趨勢及政策等方面有了全面系統的認識,對企業自身的業務重心調整、產品轉型以及產能轉移等有了更清晰的判斷與規劃。
未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將繼續同行業企業積極溝通,針對行業企業關心的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對接交流活動,推動棉紡織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來源:中棉行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