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制造商難對中國供應鏈“斷舍離”
據彭博社近日消息,在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環境壓力的上升和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一些服裝和鞋類制造商試圖將供應鏈遷出中國,目的是降低對中國工廠的依賴程度。但在宏觀環境持續疲軟和消費行為正在降溫的情況下,許多服飾制造商發現尋找到替代生產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有些制造商甚至重新將工廠搬回中國。
圖源:彭博社
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制造國之一,擁有大量的勞動力和完善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使得其能夠為各大品牌提供上乘的產品;另一方面,中國的供應商擁有相對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能夠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這些因素使得中國在全球服裝零售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將中國作為其主要的生產基地,以降低生產成本并滿足市場需求。
鞋類品牌Bata集團全球可持續負責人Laura Magilli表示,“中國歷經數十年建立了成熟的供應鏈系統,不僅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而且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質量穩定,很難找到一個與中國供應商同樣具有高質量效率和價格保障的備選方案。”
然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服裝零售商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如何降低供應鏈成本并提高產品競爭力成為了焦點問題之一,部分品牌開始對供應鏈策略進行重新的考量:一方面,由于貿易沖突和政治風險的加劇,各大品牌開始對過分依賴中國工廠感到憂慮;另外一個方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品牌們意識到了供應鏈管理對其發展的重要性。
彭博社報導稱,一名叫做林峰的商人,其在中國南方城市廣州及其周邊地區擁有幾座服裝工廠,主要為美國和歐洲客戶生產服裝類產品。2020年由于邊境的關閉,他在河內啟動了一條新的女裝生產線來“試水”,但他很快發現,來自海外客戶的訂單卻越來越少,這一現象令他感到震驚。2022年他選擇退出越南,將重心重新轉移回廣州。
Kee同樣是來自廣東一家服裝廠的經理,他也有和林峰類似的經歷:20多年來,Kee一直在柬埔寨經營一條牛仔褲生產線。然而在過去的十年里,他發現利潤率越來越低。他支付給廣東中山工人的工資現在只比在柬埔寨高出 30%,但它位于中國工廠的產品產出率在十年間提高了約 20%,而且中國工人的技術也比柬埔寨的工人更加嫻熟。“擴大在東南亞的生產并不是一個‘理性的決定’”,Kee說。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主席Duong Thi Ngoc Dung表示,越南的服裝業仍然主要依賴中國原材料,如紐扣、紗線、衣物標簽和包裝等等,只有大約30%-40%的材料是越南本地生產的。社
尋找到可替代中國工廠的生產中心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品牌可能會在轉移工廠的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甚至導致整個品牌的消亡。除了要權衡勞動力的成本、生產工具和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外,品牌還需考慮工人的技術能力、政府宏觀政策以及當地的商業氣氛等多個要素。特別是對于像優衣庫、Nike等大型品牌,他們的供應鏈涉及到大量的合作伙伴和復雜的運營系統,如果貿然轉移生產中心,將會面臨很大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