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第二十屆“科學·藝術·時尚”系列活動舉辦
10月12日,為推動時尚教育與城市文化的融合發展,作為北京服裝學院建校65周年系列活動重要內容,北京服裝學院與北京時裝周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攜手,北京服裝學院第二十屆“科學·藝術·時尚”節系列活動暨“時尚之城學術論壇:服裝X建筑”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舉辦。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黨委副書記李偉書、副院長鄒游,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理委員會主任林正航,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曉彬,北京時裝周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哲,北京通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碩出席。來自美國南加州建筑學院、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等國內外院校、知名企業的相關領導、嘉賓,以及北京市高校師生代表,北京服裝學院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參加。活動由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車飛主持。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致辭。她指出,“科學·藝術·時尚”節是北京服裝學院展示辦學成果、深化藝工融合特色、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學術文化活動。本次時尚之城學術論壇同時作為第二十屆“科學·藝術·時尚”節開幕式,以時尚和建筑的交融為主題,旨在探索服裝設計與建筑藝術之間的深度聯系,關注時尚多元發展。當前,學校正集中力量加快推進“服裝學”新興交叉學科平臺建設,希望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以本次論壇作為交流平臺,分享真知灼見,碰撞智慧火花,探索推動時尚教育與城市文化多維度交叉融合,助力時尚領域前沿創新人才培養和時尚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周志軍致辭
周志軍強調,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時尚院校。建校65年來,學校積極服務國家和社會需要,堅持為人民而設計,高質量完成了多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等多個重大活動的服裝服飾設計任務,贏得了各界的認可和贊譽,成為了服裝服飾創新設計的“國家隊”。學校積極融入和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舉辦本次活動,是學校發揮辦學優勢積極服務時尚產業、服務通州區發展的一次重要實踐。希望在今后進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圍繞“產城學”融合發展,以北服設計力、科技力、組織力、傳播力優勢,全面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藝術高地、時尚高地、設計高地、人才高地。
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理委員會主任林正航在致辭中表示,通州區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匯聚交通、商業、醫療、教育、生態等諸多優勢資源的張家灣設計小鎮正逐步成為北京推進文化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北京服裝學院匯聚大量設計人才和創新創意資源,希望以本次論壇的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實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推進張家灣設計小鎮時尚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時尚與設計創新中心。
林正航致辭
美國南加州建筑學院研究生項目主席Elena Manferdini,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鄒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馬德里高等時尚設計學院院長Guillermo Gracia—Badell,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FUN事務所創始人王振飛,中國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曹曉昕,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車飛,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中國區總裁Satoshi Ohashi圍繞服裝設計、建筑設計、時尚空間等思考與創新實踐主題,共同探討時尚學科交叉領域。論壇的舉辦,展示了北京服裝學院在時尚教育領域的最新成果,促進了時尚與建筑、設計、文化之間的深度對話。這不僅是時尚的盛宴,更是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
Elena Manferdini:《數字技術時代的創新性建筑設計實踐》
鄒游:《我們在此相遇》
Guillermo Gracia—Badell:《時尚和建筑是否述說同一種語言》
王振飛:《幾何. 時尚. 空間》
曹曉昕:《通物以達器》
車飛:《物質化與編織》
Satoshi Ohashi:《人文智慧與人文尺度》
本屆“科學·藝術·時尚”節圍繞“時尚+未來”主題,堅持濃郁學術特色,兼顧高端研究與多樣化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開展“秀”“展”“論”“賽”“沙龍”“集市”多個板塊50余場精彩紛呈的活動,集中體現了學校辦學成果和學術成就。在建校65周年之際,希望本屆“科學·藝術·時尚”節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和校友的愛校榮校之情和興校強校之意,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時尚高校建設。
更多精彩活動請參考
北京服裝學院第二十屆“科學·藝術·時尚”節系列活動日程表
(來源:北京服裝學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