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服展現中國科技自信(創新談)
登月服外觀首次公開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的階段性成果,有力彰顯了中國科技自信
前不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發布登月服征名活動,并首次公開中國登月服外觀。登月服的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的階段性成果,標志著我國航天服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體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攀高,有力彰顯了中國科技自信。
作為未來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核心裝備之一,登月服制作工藝復雜精密,科技含量極高。登月服主要用于航天員執行月面出艙活動任務時的生命保障和作業支持,能夠對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溫、月塵、輻射等復雜環境進行綜合防護。著服航天員可以完成行走、攀爬、駕車、科考等月面出艙活動作業。登月服很輕便,穿著可蹲可彎腰,綜合防護面料可有效防護月面熱環境及月塵影響,全景式防眩光面窗能夠提升視覺工效,頭部兩側配置的長短焦距攝像機可實現遠近景視頻攝錄……這些科技感十足的細節,將為我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登月服是航天科研人員歷經4年攻關,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所研制,它的誕生凝結著航天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是航天服技術傳承創新的結果。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具備航天服自主研制能力。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艙內航天服護送了35人次航天員安全進出太空;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代、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目前已支持17名航天員、33人次成功執行17次出艙活動,有力保障了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和高效運行。每一項航天成果都來之不易,僅艙外航天服的頭盔面窗制作就需經過47道工序,艙外手套尺寸公差不超過1毫米,艙外航天服的金屬“硬軀干”上不能有超過0.1毫米細微毛刺……在繼承中創新發展,登月服根據登月實際需要,總體更加修長,對航天員的適體性要求更高,減重設計對整個服裝的工效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登月服研制源于我國航天事業的深厚積累,凝聚著中華民族自立自強、自主創新的不懈追求和奮進力量。從神舟飛天、北斗閃耀、“嫦娥”攬月到中國空間站遨游太空,中華民族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歇,中國航天人從藍圖繪夢到奮斗圓夢,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瞄準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的目標,自主創新的力量將穩穩托舉這個夢想的實現。
登月服外觀融合了歷史傳統和現代元素,驚艷的設計根植于創新文化的自信。登月服蘊含中國航天獨有的浪漫情懷,上下肢紅色裝飾帶增強了視覺上的力量感和修身效果。上肢裝飾帶設計成優雅飄逸的“飛天”飄帶造型,下肢裝飾帶設計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應,形成一飛沖天的姿態。服裝總體硬朗剛毅,展示出征的莊嚴氣魄和非凡勇氣,傳遞出中華民族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的意志精神。登月服征名公告一經發布,受眾參與度高,網絡留言踴躍,印證了航天事業蓬勃發展對文化自信的助推效應。
中國載人登月的大幕已經拉開。嫦娥六號任務圓滿成功之后,航天員隊伍正在抓緊訓練,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關鍵裝備也在緊鑼密鼓地研制中,登月服等一系列重要關鍵技術陸續突破,為我國實現2030年前載人登月奠定了堅實基礎。夢圓登月,值得期待。(劉詩瑤)
(來源:人民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