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紡織行業“富怡杯”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在常熟收官
2024年12月13日-16日,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紡織行業“富怡杯”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在江蘇常熟理工學院成功舉辦。
本次競賽作為國家級二類職業技能競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中國服裝協會、波司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常熟理工學院協辦,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冠名,競賽還得到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經過參賽選手們的激烈比拼,最終,來自波司登國際服飾(中國)有限公司的參賽選手汪家柏獲得了本次競賽決賽的金獎,報喜鳥集團安徽寶鳥服裝有限公司的方偉、雅戈爾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曹廣輝獲得銀獎,雅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陳玉好、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謝永根、上海婉甸服飾有限公司曾克含獲得銅獎。
此外,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李晨陽、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劉怡、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服裝研究所王昭君獲得了“服裝CAD制版”項目前三名;世紀寶姿(廈門)實業有限公司完顏成名、江蘇冰潔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劉克成、廣州市儒華服飾有限公司余家欣獲得了“立體裁剪”項目前三名;上海衣儷特服飾有限公司金運曙、深圳市娜爾思時裝有限公司李明飛、丹東海合谷實業有限公司衣劍平獲得了“樣衣制作”項目前三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劉怡等24名選手獲得了競賽第七至三十名。
獲 獎 名 單
全國決賽金獎
全國決賽銀獎
全國決賽銅獎
“服裝CAD制版”項目前三名
“立體裁剪”項目前三名
“樣衣制作“項目前三名
競賽第七至三十名
以競賽為平臺傳承 “工匠精神”
本次大賽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職業技能競賽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加快培養和選拔高技能人才,進一步推動全國服裝樣版制作領域的研究創新和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人事處副處長周曉松,常熟理工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任,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院長陸鑫,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顏井平,常熟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剛,常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俞平,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何茂生,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中心總監陳百順,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琦等領導和嘉賓,以及參加本次競賽的裁判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領隊、教練員和96名參賽選手參加了開幕式。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部主任趙雅彬主持了開幕式。
王任在致辭中表示全國紡織行業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國內紡織服裝領域極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技能盛會,始終致力于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服裝制版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引領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發展潮流。歷經數屆的成功舉辦,這項競賽已成為眾多優秀服裝制版師展示才華、交流技藝的重要平臺,為服裝行業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何茂生在致辭中表示,一直以來,波司登十分重視版師等人才的培養,并不斷投入巨資打造科研技術中心,吸引全國優秀人才。優秀的制版師不僅要擁有扎實的技術功底,更要兼備藝術審美和造型創新能力,本次大賽將藝術、時尚、技術有效結合,對制版師的服裝結構學、人體工效學、材料學、工藝學、美學等能力進行綜合考評,將進一步激發制版師的二次設計與創意潛能。本次競賽的舉辦,不僅為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產品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而且攜手企業為服裝行業輸送專業、匠心、且具有審美及創意的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助力中國服裝品牌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琦在致辭中表示,創立于1992年的富怡,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各種裁剪與縫制的CAD軟件和硬件設備,多年來為服裝、鞋帽、箱包、家紡、家具、家居、汽車、航空、航天、環保、醫療等行業柔性材料的柔性加工提供了便捷、可靠、完整的應用解決方案,不斷改造并提升了傳統產業的制造能力。自2013年起,富怡已連續11年冠名全國服裝制版師大賽。從最初的行業賽事晉升為國家級技能競賽,大賽已成為中國服裝行業選拔、培養與交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宣布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紡織行業“富怡杯”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開幕并致辭。
謝青在致辭中表示,在全球經濟加速復蘇與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我國服裝行業正步入個性化需求引領、產業鏈優化重組、科技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的嶄新階段。面對消費變革、商業變革和產業變革,行業不僅要加快技術進步、文化創意和協同創新,而且也需要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服裝制版師作為服裝設計與生產之間的核心環節,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傳統制版技藝,還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材料的應用、數字化制版技術以及綠色環保理念,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和行業的發展需求。本次競賽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融入了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技能等相關內容,將全方位、多維度地檢驗參賽選手的綜合技能與實際操作水平。
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人事處副處長周曉松宣讀了《關于聘請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紡織行業“富怡杯”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裁判組成員的通知》。
本次競賽聘請了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院長陸鑫為裁判長,杭州布奇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方建強、江西服裝學院服裝工程學院副院長葉海濱、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中心技術總監江輝、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校長助理江少容、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教授陽川、廈門紅韻圣琳服裝設計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琳、北京藍伯吉納高級時裝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崔游、上海紡織時尚定制服飾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雍飛為裁判員。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為總裁判長頒發聘書。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常熟理工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任為裁判員頒發聘書。
開幕式上,徐琳代表裁判員宣誓,雅戈爾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技術員曹廣輝代表參賽選手宣誓。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授予2019—2020年度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的決定》(人社部函〔2021〕99號)文件精神,在2021年度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紡織行業“富怡杯”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第一至三名的曹小華、胡牛崽、謝佳音等3位選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在本次大賽的開幕式上,為三位獲獎選手頒發了獎章、獎牌和榮譽證書。
建設創新型技能人才隊伍
本次競賽歷時近5個多月,經過北京、上海、重慶、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陜西、遼寧、吉林、新疆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嚴格選拔和預賽,近百名優秀選手脫穎而出,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
本次競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競賽強調理論結合實踐,競賽由理論知識考試、實際操作考核兩部分組成,選手獨立完成規定的競賽內容。
其中,理論知識考試采取閉卷筆試形式,以《服裝制版師國家職業標準(2019 年版)》高級工以上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命題,主要包括服裝設計、服裝制版、服裝生產工藝、工藝技術文件編制四部分內容,側重考核服裝基礎知識和服裝生產的技術性知識。實際操作考核采用計算機操作和現場制作形式,考核內容包括“服裝CAD制版”、“立體裁剪”、“樣衣制作”三個模塊,要求選手從男裝、女裝、羽絨服三個品類中任選其中一個進行考核。
本次競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晉級本次決賽的選手,不僅是來自全國各地服裝企業的優秀技術人才代表,而且代表了服裝制版師行業高超的專業技術水平。本次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重要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趙雅彬表示,本次競賽不僅充分展示了引領示范作用,而且進一步通過創新組織形式,提高競賽質量,推廣競賽成果,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同時也積極營造并弘揚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為服裝行業打造了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技藝精湛、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我國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裁判組表示,服裝制版師在服裝設計和生產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負責將設計師的創意圖紙轉化為實際的平面紙樣,確保服裝的尺寸、比例和形狀準確無誤,從而滿足人體穿著的舒適性和美觀性。隨著消費者對服裝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高端定制和品牌服裝領域,具備“工匠精神”的優秀服裝制版師的定位變得更加重要。本次競賽不僅重點考核并檢驗了參賽選手對競賽題目的解讀能力,對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對制版技術運用的熟練程度,而且也對參賽選手對服裝設計審美的把握、對時尚敏感度,對面料和工藝駕馭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裁判組還表示,在服裝制版師的培養方面,無論是企業還是相關專業院校,都需要將重點放在理論學習、實操能力以及對新科技、新技術的掌握與運用方面。當前,數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不斷滲透,服裝制版師需要不斷深入學習、積極實踐,讓數字技術與傳統的制版工藝相結合,從而讓服裝制版這一職業在未來發展中實現新的跨越。
在競賽間隙,各位參賽選手紛紛表示,本次競賽的舉辦,不僅為選手們搭建了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檢驗了廣大服裝制版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而且還通過競賽這種方式讓自身不斷發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短板,讓自己可以在今后工作中繼續不斷挖潛,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培養創新能力,為努力踐行“工匠精神”找準方向。此外,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創新制版工藝、強化對CAD制版等數字化技術的掌握程度,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提升技能水平助力產業發展
在本次競賽中,各位參賽選手們沉著冷靜、一絲不茍,憑借自己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獨家功夫,充分發揮了比學趕幫超的競賽精神,爭分奪秒、細致入微,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各項競賽內容,而且在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方面都展示了選手們扎實的基本功和優秀的職業素養,在一針一線、一刀一剪、一寸一毫之間全方位展現了我國服裝制版師的高超技能水平,很好的詮釋了“工匠精神”在服裝制版領域的深入實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主任朱超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服裝制版師作為服裝行業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擔負著承前啟后、將設計創意真正落地到產品的重要職責。本次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里,大家分享經驗、切磋技藝,共同探索服裝制版領域的新趨勢、新方法。這對于提升整個行業的制版水平、推動服裝產業的創新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各位選手能夠將比賽中的所學、所悟、所感帶回到日常工作中,帶動身邊的從業者一起進步,為打造更多高品質、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服裝產品而努力。
朱超指出,本次競賽不僅是一場技能的較量,更是一次行業風采的展示。在本次競賽中,無論是男裝、女裝的考核,以及對近兩年新增加的羽絨品類的考核,參賽選手們不僅展示了自身較高的實踐技術水平,而且為我國服裝行業注入了新的創意與活力。希望各位選手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學知識、練技能、提素質,以高超的技能水平和過硬的綜合素質發揮技能人才主力軍作用;希望各地區、各企業能夠總結競賽經驗,將技能競賽與日常的技術培訓、崗位練兵緊密結合,將學、練、賽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水平,真正扎實做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作為本次競賽裁判長,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院長陸鑫對本次競賽進行了技術點評。陸鑫指出,本次競賽考核內容包含了CAD設計、立式裁剪、樣衣制作等制版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需要參賽選手具備全面的技術功底和綜合技能水平。此外,本次競賽對選手們的臨場發揮能力和個人的體能也是一種全面挑戰。
在本次競賽中,羽絨組的選手們成衣的完成率以及最終呈現的參賽作品水平整體較高,選手成績超過往年。選手們在立式裁剪、樣衣制作方面都普遍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他們將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出來的實踐經驗運用到了本次競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時效果。在CAD制圖的規范化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繼續深入學習關于此方面的相關標準,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深入研究相關國家技術標準標準,精益求精、深挖細節,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此外,通過本次競賽的作品可以發現,除了服裝的裁剪制作等傳統基本技術之外,制版師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在美學方面的修養。把服裝設計師的效果圖轉化為服裝,這不僅需要制版師具備基礎的服裝制作能力,還需要具備較高的空間轉化思維能力以及藝術美學功底,才能讓服裝既美觀又舒適。
陸鑫表示,制版師在工作過程中,制版師還需要關注面料、輔料的特點,以及其對服裝最終呈現效果的影響,并在制作過程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并發揮面料、輔料的物理特性,將面料特性與工藝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實現服裝的完美呈現。這不僅需要服裝制版師有較高的統籌規劃能力,而且還需要有較高的細節把控能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人事處副處長江海華表示,各位參賽選手要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創造新業績。同時號召全國紡織行業的廣大職工全面準確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向優秀選手學習,樹立勞動光榮、技能成才的觀念,使我國紡織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為建設紡織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閉幕式上,舉行了本次競賽決賽頒獎儀式。江海華宣布了本次競賽決賽的獲獎名單。
在本次大賽的閉幕式上,本次大賽金獎獲得者汪家柏宣讀了倡議書。他在倡議中表示,作為一名服裝制版師,不能滿足于當前的工作成績,要有更高的追求,有更強烈的學習欲望。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不斷進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將自己在比賽中學習到的知識與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共同推動服裝行業與企業的繁榮發展。
本次競賽的舉辦,各位參賽選手展現出扎實的功底和高超的水平,他們以精湛的技藝、嚴謹的態度,不畏強手、挑戰自我,在這場技能盛宴中一展風采、一決高下,以全力以赴的進取精神充分詮釋了當下服裝制版師的“工匠精神”。此外,通過本次競賽的舉辦,也為服裝行業選拔出一批技藝精湛、素質卓越的服裝制版師,選拔出了代表中國服裝制版師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并在全行業內營造了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為紡織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來源:中國服裝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