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鞋出口值繼續獨占鰲頭
在為出口成績奪得“高分”感到欣喜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增長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壓力。昨日,福建省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1-9月份,石獅口岸出口鞋靴類2511批次、12592.6萬美元,分別比增28.6%和42.6%,貨值占出口總量的43.9%,繼續獨占鰲頭,其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五點。
一是2010年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逐漸復蘇,國外購買力逐步回升;二是今年由于全國性的工人短缺,一些廣東的訂單流向福建,企業訂單較為充裕;三是企業紛紛加強內部管理或引進新的生產設備,控制了出口成本,極大提高了企業的效能,從而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四是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人民幣升值等原因讓出口單價“水漲船高”;五是部分企業與國內外品牌強強聯手,迅速吸收其一流的制鞋技術和研發理念,增強企業自身的吸收、轉化、再創新能力,企業訂單不減反增。
面對成績必須一分為二地看待。當前,石獅市出口鞋業面臨的形勢有喜有憂,發展路上還有很多困難。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石獅鞋業出口高增長背后隱藏著五大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石獅鞋業的發展。
一是成本優勢逐步喪失。石獅市鞋類企業絕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的民營企業,產業結構相對還比較落后,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差。福建省外貿出口大都以美元結算,根據有關部門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鞋服的銷售利潤率將下降1%-6%;人民幣每升值5%-10%,紡織鞋服的銷售利潤率將下降10%-60%。
二是區域優勢逐漸弱化。制鞋業是“候鳥”經濟,總是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如今,制鞋基地正向我國中西部轉移,中西部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如同一片巨大的洼池,吸引東部資本的流入。
三是發展優勢受到制約。從石獅制鞋產業特點來看,鞋類企業多屬中小企業,以貼牌生產加工為主,直接與國外客商發生貿易關系的較少,據統計,自營出口所占份額較少,僅占約四分之一,受外貿公司的制約較大,導致在結算匯率、成本價格等方面缺少話語權,大量的成本上漲得不到轉嫁。
四是品牌優勢尚未確立。制造業的發展,都需要從成本優勢到品牌優勢的過渡和升級的過程,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通過品牌優勢占領市場,而不是依靠在價廉物美基礎上的“沖量”。目前,石獅市鞋業雖然創造了不少國內知名品牌,自主品牌出口方面也有所開拓,但是自主品牌出口份額不高,一些國內知名品牌企業的出口產品還是以“貼牌”出口為主。
五是環保壓力日益加大。制鞋業屬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費產業,憑借著數十年來中國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但隨著“人口紅利”的流失等問題的日益嚴峻,特別是近兩年來“低碳”概念的普及,更是給鞋企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走節能、高效、環保的發展新模式,企業需要在環保方面加大投入,鞋業優化升級勢在必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