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7000年中華服飾史立證
現年85歲的黃能馥老先生出生在浙江省義烏市。上世紀50年代任教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擅長染織藝術,一生致力于中國古代服飾、絲綢研究。黃能馥的夫人陳娟娟師從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經沈介紹,1969年,與黃能馥結為伉儷。在沈從文的熱情鼓勵和幫助下,黃能馥夫婦幾十年孜孜不倦,投畢生精力研究古代絲綢、服飾,取得多項研究成果。2011年9月,凝聚黃老先生一生心血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巨著——《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套裝4冊)》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近日,記者專程前往黃能馥家中采訪了他。
師從大家
勵志研究
雖然已至耄耋之年,但黃老看上去依然面色紅潤,精神矍鑠。回憶起自己在沈從文老師的幫助下,歷經磨難,終于完成了老師當年的囑托時,他侃侃而談,許多往事仍記憶猶新。
當年沈從文先生寫了一本《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原著文稿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抄家拿走,后在歷史博物館地下室被找到,重新做版。此書出版后,鑒于當時考古文物不多,實物圖片不全的情況,沈從文有個愿望,希望再加些圖片重出一本。沈從文還講到一段往事:1956年,周恩來總理在一次宴會上講到他出訪一些小國家,看到人家有服裝博物館,有服裝史記錄的書籍。而我國歷史悠久,泱泱大國,卻沒有自己的服裝博物館、絲綢博物館,沒有服飾史著作,備感遺憾。后沈先生病重,遂囑托黃能馥和陳娟娟一定要完成這本書。
在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關心下,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服裝博物館的建設被提到議事日程上,黃能馥與陳娟娟合著的《中國服飾藝術源流》和姊妹篇《中國服裝史》也先后出版。黃老從書房里抱出這兩本書告訴記者,它們是《中華服飾七千年》的藍本,集合了他倆畢生的研究成果。
據了解,于去年9月出版的《中華服飾七千年》一書四冊近40余萬字,配有彩圖、黑白圖3300余幅。記者翻開這部巨著,發現一些圖片是手工臨摹的。據了解,這些臨摹的圖片都是出自黃老之手。“許多古代出土文物,由于沒有錢買照片,只能自己照實物臨摹下來。”黃老說。《中華服飾七千年》以實物照片為依據,考證中國服飾從古代到現代的演變過程。它以物證史的理念,按歷史順序,以簡明易懂的文字與服飾文物圖片相對照,系統地介紹了中國歷代服飾發展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一部中國服裝發展史。這部書,從服裝樣式、面料、紋樣、首飾、配飾,到服裝制度、等級、沿革等,具有材料詳實、內容豐富的特點,堪稱一部中國服飾歷史大全。這部《中華服飾七千年》在《中國服飾藝術源流》和《中國服裝史》兩書的基礎上,新增加了近1000幅圖片,眾多出自故宮博物院一級文物的圖片和500多幅手繪絲織紋樣圖稿,具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和不可多得的文物價值。此后,黃老又編寫了《中華文化通志·服飾志》、《中國歷代裝飾紋樣大典》、《中華歷代服飾藝術》、《中國服飾通史》、《中國絲綢科技藝術七千年——歷代織繡珍品研究》、《中國龍袍》、《中國成都蜀錦》、《中國南京云錦》等三十幾部有關中國服裝發展史的巨著,奠定了他在中國服飾研究史上的權威地位。
以圖證史
史海耕耘
將中國服裝歷史上推2000年,論證中國服飾已有7000年的歷史,是要有充分證據的。黃能馥在幾十年的研究中,始終以歷史唯物和辯證唯物的觀點指導研究工作,繪制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圖樣,對遠古時代的猿人和舊石器時代的古人服飾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用詳實的面料圖樣,這為研究古代服飾圖案找到了實物對象。
在《中國服裝史》一書中,黃老繪制了大量的手畫圖稿,這些圖稿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艱辛。黃老告訴記者,當年孩子還小,陳娟娟身體又不好,常常要跑醫院,還要照顧家中日常生活。忙了一天,只有到晚上,等母子入睡,他自己一人到陽臺上看書做研究。每天清晨4點起床,寫作三四個小時后再準備早餐、料理家務,十幾年如一日。當時為了找一張圖片,跑遍了北京許多圖書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幫助下,接觸了大量古代宮廷服飾原物、圖片。許多圖片復制品由于買不起,就一筆一劃地臨摹下來。
《中華服飾七千年》一書稿費8萬元,出版社以55本書作為稿費給了黃老,這些書被他無償贈給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采訪黃能馥,讓記者感嘆,像他這樣,幾十年著書研究不輟,孜孜以求埋頭做學問,不計較個人得失,坐得住冷板凳的人,現在還有多少呢?
在結束采訪時,黃能馥告訴記者,當年作為中國絲綢博物館和中國服裝博物館的總顧問,沒能把中國服裝博物館建成是他平生的一大遺憾。“中國服裝博物館總有一天會建成。”他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