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之都”鄭州 打造中國的芝加哥
鄭州,因商朝早期都城在其境內,故有“商都”之雅號。
這里被認為是中國商業的發源地之一,又是國務院確立的商貿中心試點城市之一,因此“商都”也具有“商業之都”的含義。
賦予鄭州“商業之都”新內涵的則是上世紀90年代初在二七商圈上演的中原商戰。如今,20年時光荏苒,在中原經濟區建設大背景下,鄭州商貿業機遇空前,亟需從核心區向外擴張,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新鄭龍湖,素有“中國商貿物流航母”之稱的華南城已經選址落戶,這將極大改變鄭州現有的商業格局。
從二七塔到華南城,不僅是鄭州商貿業的升級與擴容,也是對鄭州商貿精神的延續與傳承。
商貿鄭州的精神圖騰
就如同每個民族都有特有的圖騰一般,商貿繁榮,一直是鄭州這座城市的特色,而商業精神則早已鐫刻進了這座城市的圖騰之中。
由于區位優勢,交通上的便利,早在五帝、夏、商時期,鄭州就已經成為中華文明軸心區。商貿業的繁盛也一直是鄭州主要特色之一。
史料記載,歷史上鄭州所在的汴洛區域位于黃河中下游相接之際,其水系西達長安(今西安),東經開封轉至江淮,從先秦、漢魏至唐宋的14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水運交通的總樞紐。
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懷勘察蘆漢鐵路時,將鄭州站辟為甲等火車站,直接影響了鄭州近現代的發展進程。如今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鄭州東站。
近代商品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運輸業,因而擴大流通、開拓市場的前提就是采用先進的運輸工具。伴隨中國門戶的洞開,新的交通工具——鐵路于19世紀末被引入中國。
平漢鐵路和隴海鐵路的修筑并在鄭州十字交匯,推動了鄭州地域交通的興起,以機械為動力的鐵路運輸逐漸取代了以風力、畜力等自然力為動力的帆船車馬等傳統運輸,成為地域交通的主要方式。1906年與1909年,平漢鐵路和汴洛鐵路筑成通車后,鄭州即可通過平漢鐵路北達北京,轉接天津。
在鐵路開通前,鄭州只不過是一座鄉村氣息濃郁的小縣城,在工商業和政治上均沒有多少價值。然而。鐵路的筑成使得鄭州可以聯絡各通商口岸,客貨交往旋即頻繁起來,其經濟地位亦逐漸得以提升。
這給原有的黃河,衛河及運河水路交通帶來極大沖擊,壓倒了河南省最大的市場——周家口(今周口市),一奪省城開封的繁榮勢頭,獨占長江、黃河奠定了中原最大的貨物集散市場之重要地位。
1912年,日本經濟學者林重次郎在其著作《河南省鄭州商情》中稱鄭州為:中國的芝加哥。
而真正讓鄭州商業聞名的全國的,還是當屬上世紀90年代初在二七商圈上演的中原商戰。從某種意義上說,自這次商戰始,鄭州的商業才能稱之為現代商業,商戰不僅影響了我國現代商業的發展歷程,更成為我國現代商業發展的里程碑。
1991年年底,由中央電視臺與河南電視臺聯合制作的6集電視專題片《商戰》播出,使得鄭州商戰聞名全國,鄭州的商業舉國關注。
1996年6月,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鄭州時曾親筆題詞:“把鄭州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商貿城市”。1997年,國家五部委正式批準鄭州為全國商貿中心改革試點城市。
梳理這些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商貿精神已經成為鄭州城市的精神的圖騰,并將繼續推動著這座城市商貿業的繁榮與昌盛。
新商時代的核心突圍
在鄭州都市區建設的背景之下,通過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的城市發展格局,來解決過往城市發展“攤大餅”現象,核心區商貿物流業向城外突圍,為中心城區組團發展提供市場支撐就成為必然
鄭州因商而興,以商業的發展而日漸繁榮。比如繁盛的二七商圈,就是在1905年建成的德化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而形成的,并由此推動了鄭州城市的大規模興起。
由于城市發展的規律,最初的商貿業往往由于城市的核心區位,隨著城市框架的日益拉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核心區的商貿業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禁錮,比如交通的擁堵、發展空間的擁擠等等。
就以火車站商圈為例,在這個“彈丸之地”, 聚集有銀基商貿城、世貿商城、錦榮服裝城、天榮時裝城、盛和針織批發市場、錢塘衣城、敦睦路服裝批發中心等服裝批發市場外,還有萬博商城、河南金林市場、中天市場、中州商場等大大小小10多個小商品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鄭州火車站各類批發市場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每天交易額約15億元。盡管這里擁有無可比擬的人流優勢,但倉庫、攤位、停車、消防等問題,已嚴重制約這里進一步做大做強。
對此,鄭州市去年出臺了《鄭州市市區城鄉空間發展引導規劃》和《鄭州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2009—2020)》等文件,規劃了部分批發市場外遷。
這有市場因素的驅使。因為三環以內土地增值迅速,中心城市批發市場貨物運輸不便等因素,政府與批發市場本身都有向外搬遷的動力。
業內人士認為,在鄭州都市區建設的背景之下,鄭州重新定位城市功能區,規劃了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發展的城市發展格局,來解決過往城市發展“攤大餅”現象,核心區商貿物流業向城外突圍,為中心城區組團發展提供市場支撐就成為必然。
“按不同功能定位組團式發展,走復合型城市發展道路,這是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分析。
據了解,在鄭州市規劃的“十組團”之中,不僅有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職教城、科教新城等,還有新商城、商貿城等。這與鄭州市城市發展的過往經驗和城市發展的格局拉大有著密切關系。
馮德顯介紹,在鄭州過往的城市發展中,從上世紀50年代火車拉出來的城市到上世紀60年代,省政府搬遷至鄭州,鄭州發展就沿著“攤大餅”的方式向外逐步擴展;到了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鄭州開始以商貿城為發展目標,著力推動商貿服務發展;到了90年代以后,又開始搞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2000年以后,鄭州開始在鄭東新區、鄭汴一體化發展上著力。
隨著規模與技術條件的完善,城市發展的結構性變化必須跟上產業發展與服務貿易的便利性需求,或者說,在城市發展的多產業形態與多區域集中在一起之時,產業復合,必須要求城市功能的復合性發展,這是鄭州市提出中心城市組團發展的內在邏輯。
“從全國范圍來看,中心城區的商貿物流業有選擇性地外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為交通不便限制了中心城區批發市場的貨物運輸,同時土地增值迅速,使得政府具有規劃和引導批發市場外遷的動力。不過批發市場外遷,恰恰在客觀上給批發市場帶來了升級換代的機遇。”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南城,復興鄭州商貿榮耀
鄭州是一座有商貿夢想的城市,從商貿重鎮到“中國的芝加哥”,商貿的鄭州榮耀會再一次散發光芒嗎?鄭州華南城被寄予了厚望。
鄭州核心區商貿物流業向城市外圍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這不僅是產業升級與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鄭州都市區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位批發市場經營者認為,三環以內的服裝批發市場,周邊都有服裝生產廠商集群來為其配套,而圍繞著服裝廠商又有一批配套企業,包括物流體系等,那么,要搬遷市場,其實搬遷的就是一個產業配套體系。
{page_break}
因此,他表示:“政府規劃好搬遷選址非常關鍵。因為新市場的體系同樣要對接下游消費體系與上游產業配套體系,甚至還有生活配套體系等。”
2012年4月9日,鄭州華南城項目簽約,規劃建設1200萬平方米,成為中原地區經營規模最大、輻射最廣的超大規模商貿物流中心。知情人士表示,其或承接鄭州三環以內批發市場外遷。
“未來鄭州的商業格局中的幾大商圈就是二七商圈、高鐵商圈和華南城商圈,其他商圈都將只是作為小型的區域商圈配套而存在。”鄭州一名商界人士預測。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鄭州華南城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承接核心城區的商貿市場,更將極大改變著鄭州的商業格局,還有可能復興鄭州作為商貿城市的榮耀。
的確,鄭州是一座有商貿夢想的城市。林重次郎就在其著作《河南省鄭州商情》中,將鄭州稱為“中國的芝加哥”。而把鄭州建成“東方芝加哥”的目標,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提出。
鄭州市政府相關領導人曾說,鄭州是重要的鐵路、公路樞紐城市。現在,要向美國的芝加哥、德國的法蘭克福看齊,把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國際化樞紐機場,把鄭州打造成中國連通世界的空中樞紐。
“鄭州必須成為‘世界樞紐之城’,否則就會陷入歷史性的、不可挽回的被動局面。”對“東方芝加哥”的設想,國家民航局的領導表示支持,他們認為新鄭機場應該成為中國對外的樞紐機場。
“美國的‘空中樞紐’是芝加哥,而不是紐約、華盛頓;德國的空中樞紐是法蘭克福,而不是柏林,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國對外的樞紐機場不在北京,而在鄭州。“
從商貿重鎮到“中國的芝加哥”,商貿的鄭州榮耀會再一次散發光芒嗎?鄭州華南城又能主席喜愛這份榮耀復興中發揮多大的能量?
國家戰略下的財富機遇,華南城助力中原崛起
鄭州華南城的落地與運營,將有助于大幅提升鄭州商貿物流業競爭力,鞏固與強化鄭州的中部商貿物流中心地位,將有助于河南省乃至整個中部地區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城市化建設。
資料顯示,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是規劃、建設、運營中國大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的領航者,致力于在中國開發建設集多個產業門類為一體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基地和制造業高端集成服務平臺。
其業務遍布中國,迄今開發建設并運營著深圳、南寧、南昌、西安、哈爾濱、鄭州、河源等地項目。華南城規模大、檔次高、門類齊全,新近開發項目最小規模的不低于400萬平方米,最大規模的約2000萬平方米。
據了解,鄭州華南城地處新鄭市龍湖鎮內,東鄰潮河,西接鄭新公路,南至107連接線,北到雙湖大道。鄭州華南城以1200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筑面積的超大體量,集商貿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廣、信息交流、創新促進、產業培育、特色旅游、城市化綜合配套等八大功能于一體,成就中原地區最具規模效應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城。
這里將聚集建材五金、燈飾、汽配、機械設備、五金機電、小商品和副食品、奧特萊斯、大型shoppingmall、CBD商務辦公等多種業態,打造全國性的商貿物流行業龍頭。
華南城在商貿物流產業中的地位,就像萬科在住宅產業、萬達在商業地產中一樣,是當仁不讓的“領航者”。
“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鄭州正進入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階段,發展中的鄭州迫切需要一個國際化、現代化、超大規模、具有強勁輻射力的商貿物流城。由此,鄭州華南城應運而生。”
那么,華南城謀動中原的夢想將如何實現呢?鄭州華南城選址新鄭龍湖,這里區位上優勢明顯,鄭新快速通道即將通車,離鄭州只有15分鐘車程;繞城高速環伺,便捷通達全國各地;地鐵從這里經過,能很方便抵達。這里能享受到城區生活的便利,卻沒有城區的交通擁堵,便于發展商貿物流業。
鄭州華南城的落地與運營,將有助于大幅提升鄭州商貿物流業競爭力,鞏固與強化鄭州的中部商貿物流中心地位,優化河南省及中部地區招商引資和制造業發展的產業配套環境,促進河南省城市化進程;將有助于河南省乃至整個中部地區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促進城市化建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