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防曬服 各國推進標準認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生活的關注也越來越細微,炎炎夏日的防曬就是一個明顯的體現。為了遮擋強烈的日光,人們從戴一頂帽子,到使用各類防曬化妝品,再到今夏互聯網上悄然興起且熱銷的輕質防曬衣。
但究竟如何判別防曬服是否真的如商家聲稱的具有很強防曬功能,可能多數普通消費者被問及時,都只能從顏色上進行斷定。就如某電視臺進行的一個隨機街頭調查,有些人認為越淺防曬效果越好,而另一些認為越深防曬效果越好。就紡織品而言,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防曬效果呢?消費者如何才能在購買防曬服時做到明明白白消費呢?這就需要了解一些紡織品防曬性的常識。
服裝防曬效果主要決定于所用外面料的防曬效果。面料的顏色、薄厚和疏密,是影響防曬性的3個基本因素。面料顏色越深越厚越密,則防曬效果越好。通過其他工藝及整理方式,也可以提高防曬效果,比如在面料所用化學纖維的紡絲環節,添加特種納米微粒(增加對紫外線反射和散射),或者使用紫外線整理劑對面料進行處理,或者對面料進行涂層整理。
正規的具有特別防曬功能的服裝,一般都會在衣服標牌上標出明確的UPF值。面料的防曬系數(UPF)顯示紡織品的防曬強弱度,紡織品上標識的UPF值表示紡織品能夠延長皮膚在自然狀態下(無任何防護)對抗紫外線輻射的防曬時間的倍數。UPF值越大,表示對皮膚的防紫外輻射性越好。
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了針對紡織品的抗紫外線測試標準或認證,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AS/NZS4399∶1996)、美國(AATCC183∶1998)、英國(BS7914∶1998)、中國(GB/T18830)和歐洲(EN13758-1)都是在無拉伸、干燥的新紡織品上進行的測試。作為非政府組織的國際紫外線防護應用測試協會(InternationalTestingAssociationforAppliedUVProtection)也推出了UVStandard801標準及認證。此項測試是在紡織品被拉伸和潤濕狀態下,且基于最強烈的紫外線和最敏感的皮膚類型下進行的,該標準與上述提到的各國標準相比,適用的產品類型廣,評定結果更能反映紡織品實際使用時的狀態。
面料和服裝獲得UVStandard801認證后,可以被授權使用專用吊牌。消費者可以憑此標識輕松識別所購產品真正的防紫外線能力。
作為國際紫外線防護應用測試協會創始人之一的TESTEX瑞士紡織檢定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紡織品及其測試領域的研究,同時在全球受理紡織品領域的測試和認證。
今年7月勁霸(中國)經編有限公司在TESTEX成功獲得了面料的UVStandard801證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