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紡織工業設計創意中心成為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陣地
近日, 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2013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現場,《中國(杭州)紡織服裝工業設計創意中心》項目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目提出“讓中國創造,感動世界”的口號,旨在推動中國紡織服裝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重要轉變,打造中國服裝品牌轉型升級的總部型示范園區和標志性項目。參加發布會的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紀朝先生,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馮德虎先生,杭州市余杭區經濟與信息化局局長陳炳鑫先生等,及服裝界知名企業家和三十余家媒體。發布會由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主持,王茁秘書長表示:中國服裝協會將全力支持、推進“中國(杭州)紡織服裝工業設計創意中心”這一個新型的紡織服裝創意園區的各項工作。
一、項目概況
“中國(杭州)紡織服裝工業設計創意中心”項目由中國服裝協會聯合杭州市余杭區政府及新加坡凱華(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打造。總體規劃達1.98平方公里, 定位為生態型品牌企業總部公園,項目將國際品牌服裝企業及國內自主創新企業的研發、設計、區域市場管理中心以及企業總部等高端鏈段將集聚于此,這里將是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陣地,并將逐步形成“中國創造”的行業標準。
二、項目背景
目前我國紡織工業發展已進入新階段,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非常迫切:轉型升級如能加快推進,就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如果行動遲緩,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載,而且會錯失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國務院2012年1月19日正式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對“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等加以明確。同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紡織工業、化纖工業等多個產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上述一系列規劃的密集發布,意味著我國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已經打響,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形勢以及國內逐步增加的綜合生產成本,完成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順利過渡已然成為行業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面對企業轉型升級的實際需求,利用浙江省良好的產業基礎,并結合杭州作為國際化城市擁有的文化底蘊、時尚發布、服裝產業、人才儲備、渠道集群的天然優勢,在杭州余杭為企業品牌升級提供一個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大型國際化綜合服務平臺,即“中國(杭州)紡織服裝工業設計創意中心”項目。
三、項目區位
“中國(杭州)紡織服裝工業設計創意中心”項目落地于杭州市余杭區的核心板塊-臨平新城,滬杭高鐵余杭站與杭州地鐵1號線翁梅站步行即至,緊鄰滬杭、杭浦兩條高速,坐享“雙軌道,雙機場”的獨有交通樞紐優勢,快速連接杭州、上海“雙中心”,具備極強的長三角城際輻射能力。周邊城市紹興、海寧、桐鄉、蕭山均被授予為“國家級紡織產業基地”,產業鏈段完整,擁有良好基礎。
四、項目規劃
作為產業升級示范基地,創意中心將構造總部企業、全產業鏈、商業發布的三核驅動結構,項目將配置國家級產業鏈權威機構,其中包含紡織服裝國家檢測中心、流行發布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創新面輔料交易中心、時尚產業發展學院、電子商務總部中心以及新品牌孵化器等多項綜合產業功能,落成后將成為紡織服裝企業創新、發展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項目落成后,最終主力形成國際會展、前沿資訊、時尚設計、創意表達的生動核心,每年將匯聚1000多場的時裝發布會及行業活動賽事和企業訂貨會,數百家時尚媒體及國際專業媒介機構云集,形成最集中的社會焦點,隨著各種高規格展覽峰會的舉辦,及國際商務活動頻繁開展,杭州余杭將成為中國時尚發布的中心,將助推中國紡織服裝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重要轉變。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整個園區將呈現一個開放式的產業展示公園,將產業與城市深度融合。項目規劃設計充分考慮產業功能與建筑形態的有機融合,各獨棟型總部樓宇將形成不同的功能組團,組團內庭院是相對私密的復合型街區模式,總部樓首層及二層均將規劃為品牌的旗艦展示廳,形成獨有的品牌商業集群,打造獨有的時尚產業旅游新體驗。園區將打造一個融“辦公”“商業”及“產業鏈”和“藝術生活社區”于一體的生態圈,由時尚水街將各個區塊串聯,形成時尚而流暢的產業旅游動線,形成地面、空中、濱水的多級立體休閑體系,打造體驗式國際產業社區。
項目包括獨棟型企業總部集群區塊、產業鏈配套軸線區塊,和快速反應與物流配套區塊三大區塊。擬將功能型產業建筑散落于公園之內,建筑依據企業需求度身定制,公園與社會分享。落成后將有總部中心、大企業總部樓、空中平層總部基地、小體量獨幢總部樓等多種建筑形態,并輔以會展、秀場、產業服務中心以及時尚商業社區等多種場館、設施與功能區。
五、動態進展
從發布會上獲悉,項目將在2013年內啟動建設,杭州市余杭區將聯合中國服裝協會及項目公司杭州凱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一站式入駐服務機構,營造一流的環境、提供一流的服務,項目將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現正對第一批入駐的企業進行篩選,對符合入駐標準的前10家企業,政府將給予各種相關優惠及政策大力扶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