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半年外貿首破萬億元出口增長表現搶眼
同期,浙江省出口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962.3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8.1%。從地市分布看,寧波、杭州、金華穩居外貿前三。
記者昨天從杭州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1.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其中出口7765.5億元,同比增長5.9%,以美元計價,出口1266.2億美元,同比增長8.2%,高于全年出口增長7.5%的預期目標。
上半年,浙江的出口值在全國各省市中列第三位,出口增速不僅優于全國總體水平,而且在半年出口值超千億美元的四省市(粵、蘇、浙、滬)中增速最快,在沿海主要省市中處于領先地位。
整體來說,浙江外貿進出口在上半年呈現“低開穩走向好”的良好態勢。
出口主體:民營企業相當活躍
上半年,浙江省對歐盟和美國分別出口1781.3億元和1273億元,增長11.1%和6.5%,分別快于同期全省出口增速5.2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另外,“金磚國家”仍是浙江重要出口市場。上半年浙江省對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出口分別增長1.6%、7.6%、2.6%和下降3.9%。
從出口主體來看,民營企業表現相當活躍。上半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6550.2億元,增長8.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3.2%。其中,出口5366.3億元,增長10.5%,占全省的69.1%。上半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和出口額均列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廣東。
結合昨天發布的上半年中國GDP數據、浙江外貿數據,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江大學MPA導師、浙江大學CCE中心副主任王曙光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要太糾結于數字,要看整個經濟發展邏輯。
他是第一個提出“‘小狗經濟’不是未來浙江經濟模式”觀點的學者。“隨著參與全球經濟,企業‘元氣’必須最大化地用在參與全球競爭中,各種資源必須集約使用。”他認為,現在善于合作就是競爭力。“必須做三種模式的嘗試:學會把小老板變為股東;把企業組成方陣模式,編成船隊模式;讓企業形成蜂巢模式。”
他認為該思考怎么做到“重心下移,起點提高”,千萬不能讓投機占了投資的上風,讓金融跑在了實體前面,這就需要改變內在結構。中國經濟在跟著西方經濟走,看起來那些國家經濟已經復蘇了(比如美國,實際上它的創新光環掩蓋了內在經濟動力的不足),實際上還遠沒有。
出口商品:主力仍是機電產品
上半年,浙江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6147.9億元,增長8.1%,占全省的79.2%。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961億元,下降2.5%。此外,上半年浙江省共出口“義烏小商品”(指以監管方式代碼“0139”報關出口的貨物,簡稱“義烏小商品”)543.4億元,同比增長8.6%。
從出口商品看,主力仍是機電產品,增長較快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農產品。上半年,浙江省出口機電產品3189.5億元,增長5.6%,占全省出口總值的41.1%。同期,浙江省出口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962.3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8.1%。從地市分布看,寧波、杭州、金華穩居外貿前三。
鏈接
杭州海關26項舉措
支持浙江外貿穩定增長
近日,經海關總署批準,杭州海關出臺《關于支持浙江省外貿穩定增長的具體措施》,結合浙江實際,將國務院和海關總署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細化為更加具體、更具操作性的26項落實舉措,支持浙江省外貿穩定增長。
在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杭州海關招招都有明確指標,其中提出全年通關作業無紙化率達到報關單總量80%以上的高目標。據介紹,依托“無紙化通關”,企業通關時間可大幅減少一半以上,已有超過8.5萬家企業可在杭州海關轄區享受“無紙化通關”便利。
在改進海關服務、完善外貿環境方面的措施也是實招頻出。杭州海關將繼續大力支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在已有的杭州下城、杭州出口加工區和金華金義都市新區三大產業園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模式,大力支持舟山、義烏等地區開展試點工作;到年底,要取消、下放或者刪減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級事權項下的審批事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