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會展經歷了4個時代
昨日舉行的渝澳會展業合作推介洽談會上,澳門、重慶兩地40多家會展企業齊聚一堂,在完成一攬子合作簽約之余,共同為做大重慶會展經濟建言獻策。
在重慶“老會展人”的記憶里,本地會展經濟發展先后經歷了4個時代—“工貿時代”、“展覽中心時代”、“國際會展中心時代”以及“國博時代”。核心展館的變遷,折射出重慶整個會展行業的發展狀況。
1988年10月,位于南坪的重慶工業品貿易中心落成,成為我市會展業開端。21層的工貿大廈,是當時全市最大的會展場所。
10年后,位于陳家坪、展場總面積2.5萬平方米、可搭建1250個展位的重慶展覽中心投用,重慶會展業進入孵化成型期。
2005年,位于南坪的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建成投用,成為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里程碑,其地處江南大道和南坪核心商圈的區位優勢,給我市會展經濟多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013年3月,在兩江新區悅來建成的國際博覽中心,再次將重慶會展行業推上新高度—這個建筑面積西部第一、全國第二,集展覽、會議、商業、娛樂、酒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大型綜合性會展中心,讓我市會展行業逐漸走向市場化、集群化。
重慶市政府會展辦公室主任孫華培表示,目前我市會展業已基本形成圍繞會議、展覽活動的微觀“會展企業”,到中觀“會展行業”和“會展產業”,再到宏觀“會展經濟”的多層次產業結構。從各個場館布局和功能劃分來看,已經逐漸形成集群效應,隨著展會場地逐年擴大,會展經濟收入也逐年增多。
相關鏈接:
一是板塊聯動、百花齊放。統籌區域“品牌節會”發展,結合解放碑、大石化、電商創意產業園和歷史文化街區4大板塊產業定位,量身制定與各功能分區相配比的獨特節會活動,錯位差異化發展,如解放碑突出國際元素、白領配套、時尚生活等,舉辦意大利文化節、國際鐘表節、咖啡時光等;大石化圍繞家庭與休閑,將舉辦親子歡樂節、國際創意文化節等;電子商務和創意園區突出電子商務與創意文化,全年將開展電子商務展覽會、網上零售年會、創客創意節等系列活動;歷史文化街區則重點展示下半城歷史文化元素,開展“巴渝符號”文化圖片展、“下半城的蝶變”城市建設展等,4大板塊聯動,形成了百花齊放良好格局。
二是產業融合、人氣會展。培育新興產業,重點支持行業龍頭或協會舉辦珠寶文化節、進口商品節、電子商務O2O商品展示交易會等活動,培育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開拓人氣會展,開展街頭藝術表演、夜市推廣活動,MI岸風情街開街系列活動等,以各類表演、藝術秀活動,增添商圈文化氛圍,提升商圈人氣。
三是雙向互動、營銷城市。運用新媒體開展微營銷,線上線下聯動,通過咖啡活動、白領午餐以及粉絲營銷等推介渝中商貿;加強“走出去引進來”力度,開展區縣周邊行等推介活動,加強與國內外城市的互動,大力引進各國知名文化活動,開展新加坡企業系列交流會、服務外包精英沙龍等交流合作項目,引進新絲路品牌活動,提升渝中城市影響力,達到營銷城市宣傳商貿的目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