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關接受報關單申報逾40萬票
從大連海關獲悉,東北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自4月26日啟動以來,在東北四省區6個海關之間打造一條“互聯互通大通道”,至8月5日改革實施“百日”,6關共接受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單申報超過60萬票,其中大連海關接受報關單申報逾40萬票。
7月1日,海關總署全面開通全國區域通關一體化跨區域互聯互通系統,將海關區域通關五大板塊合并為全國統一模式,實現全國范圍通關一體化。
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滿洲里6個海關作為東北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板塊,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構成了“3+2”的全國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格局。
改革啟動后,東北四省區4萬余家外貿企業可自主選擇向經營單位注冊地海關、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或其直屬海關集中報關點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
相關鏈接:
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沈陽綜合保稅區(簡稱沈陽綜保區)A區以打造 “東北新港,渤海新岸”為目標,確定實施三大戰略、發展四大產業,為沈陽自貿區的申報、創建奠定基礎。
四大產業,即以出口加工為先導,打造東北地區重要的制造業出口加工基地;以保稅物流為主導,建成具有集貨起運和到貨分撥配送功能的無水港、跨境電商平臺在北方的倉儲配送中心;以國際貿易為引導,建立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平臺;以檢測和售后服務維修為補充,打造遼寧裝備出口商品檢測和售后維修服務中心。
沈陽綜保區由遼寧沈陽出口加工區、沈陽(張士)出口加工區和沈陽保稅物流中心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場所整合組建而成,于2012年10月正式封關運營,分A、B兩個管理區域,其中A區位于沈陽近海經濟區規劃范圍內,由遼中縣具體負責開發建設。
面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形勢、新要求,沈陽市提出:鞏固夯實遼中區塊,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氣魄推進沈陽綜保區的大發展、快發展,充分發揮其開放窗口、技術高地、經濟龍頭的作用,建成富有沈陽特色的自貿區。
瞄準新任務、新使命,沈陽綜保區A區確定以三大戰略、四大產業為支撐,加快建設“東北新港,渤海新岸”。三大戰略,即區港聯動戰略、兩區融合戰略、特色發展戰略,立足區位、產業優勢,對接遼寧沿海港口群,與中德裝備園融合互動,將A區建成為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的重要樞紐節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