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
自2010年1月1日起,一套新的國家服裝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首次對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及甲醛等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標志著我國對我國紡織服裝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的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
另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統計,2009年1~9月,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類產品發出的通報召回激增。而生態安全問題是召回的主要原因之一——進口國檢出紡織服裝上含有禁用的染料。就此,業內人士提醒說,生態安全已成為整個服裝產業鏈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無論是對產品出口還是內銷都產生了實質性的重大影響。
在這一新的環保挑戰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染料生產企業。
染料企業的覺醒:生態安全是必然趨勢
什么是產品生態安全?中染協秘書長田利明認為其內涵應包括5個方面,即產品原料的生態安全、產品生產過程的生態安全、最終產品的生態安全、產品使用過程的生態安全及產品的廢棄處理生態安全等。
田利明表示 ,紡織品是否生態安全與所使用的染料及相應的應用工藝直接有關。若能對紡織用染料中的有害物質加以控制,則能有效地從源頭上避免被列入禁用和限用范圍內的有害化學品被帶入最終的紡織成品中。雖然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符合性評定程序所針對的是面向市場的最終產品,并無考核和評價染料安全性的項目和限定值,但下游紡織企業一定會對染料生產企業提出環保要求。所以染料生產企業要順應綠色潮流,提高環保意識,立足于創新,加快新產品開發的步伐。
其實,早有業內人士提醒說,國際環保要求早晚要影響到國內來。目前國內一些染料企業生產的染料產品生態安全性與國際環保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之所以在國內還有市場是因為國人關注得不多。等到幾年后人們的意識都提高了,富裕程度也提高了,都來關注生態環保問題的時候,很多企業就得被淘汰。“隨著國內外市場對服裝上所使用的化學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很多知名紡織服裝企業根據這種要求,編寫了化學品的限用物質清單,對服裝上含有的化學品作了詳細的禁止和限制性規定和要求,優先選用通過歐盟REACH法規預注冊和安全檢測認證的染料。我們染料企業對此應高度關注。”國內龍頭染料企業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阮華森表示。
近年來,浙江龍盛、浙江閏土、江蘇亞邦、青島雙桃、蘇州聯勝等一些大中型染料企業已經意識到生態安全問題的重要性,率先行動了起來,積極開發安全環保的染料產品。“現在公司對生態指標很關注,已經納入了常規性檢測指標。因為質量再好,生態環保不過關的話,早晚也是沒有出路的。”浙江閏土研究所所長阮海興表示 ,“以前我們做染料哪有這方面的要求,只要質量過關,染出來的布沒有斑點就可以了,但現在不一樣了。”
染料企業的行動:走檢測認證路最可行
產品生態安全工作成果,最后體現在對染料產品的檢測結果上。但是染料企業進行禁用化學品的逐項檢測并不現實,因為幾百種禁用或限用化學品的檢測費用過于龐大。“每家服裝企業的限用物質清單都不一樣,有的企業限用物質清單有幾十頁。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企業規定的限用和禁用化學品都去檢測一遍。
因為這個檢測費用無法估計,任何一家染料企業都承擔不起,光是檢測費用就得讓企業倒閉。”阮華森說。
那么染料企業應該采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是生態環保的,可以滿足環保規定呢?阮華森認為到國際認可的權威檢測認證機構如天祥公司做化學品測試認證最可行。檢測合格的染料產品可使用天祥公司的化學品安全環保認證標志。染料產品貼上這一標志,可大大增加下游印染服裝企業對其的信任度。染料企業同時也節省了成本,不必對每家服裝企業規定的限用化學品進行逐個檢測。
化學品安全環保測試認證的程序怎么走?上海天祥公司生態產品認證部經理林立表示 ,申請廠商先填寫表格,并遞交一份有關化學品的安全信息、使用說明以及推薦使用工藝和一份責任聲明。天祥公司會對所申請測試認證的產品和項目進行核實,發出受理申請以及費用估算(中染協會員有優惠)。如果不受理申請,則會發出不受理通知,并說明原因。如果申請廠商接受費用估算,天祥公司會要求申請廠商提供樣品。測試合格后,天祥公司向申請廠商頒布證書,認證的有效期為一年。一年有效期過后,可以進行續證。必要時天祥公司會回訪認證企業,對測試認證產品的品質控制進行核查。
天祥公司對化學品的測試內容是針對國際市場對消費品的環保要求,對紡織、皮革和玩具等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品中是否含有禁用的有毒物質進行測試和認證,所依據和執行的標準為歐盟REACH法規以及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各行業標準。進行測試和認證的項目包括:致敏染料、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禁用阻燃劑、氯苯和氯甲苯、還原條件下可裂解出疑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可萃取重金屬、可溶性重金屬、甲醛、重金屬總量、有機錫化合物、五氯苯酚及其鹽和酯、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多氯聯苯衍生物、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短鏈氯化石蠟、稠環芳香烴等。
染料企業的擔心:產業鏈還未全部打通
即使大企業已率先行動起來,要想將所生產的染料產品都做到符合歐美的生態環保指標難度也很大。因為這需要染料的上游供應商提供的原料首先是非常安全環保的,但目前這一點很難達到。
“我們的生態環保問題很多是上游染料中間體產品帶進來的,并不是我們自己產生的。”阮華森表示,“服裝企業將限用物質清單中的要求下達給中間商,中間商再下達給印染廠,然后印染廠再下達給我們染料廠。我們也有原料供應商,但是我們再下達的時候就卡了殼,生態環保產業鏈在我們這兒斷掉了。”
對這一問題,阮華森給 作了詳細解釋。“我到我們的原料供應商那兒去問:‘你知道生態環保指標嗎?’對方回答說知道。于是我要求他提供的產品生態指標要做到合格為止。但他說這樣嚴格要求會導致‘三廢’排放量增加,治理‘三廢’的成本就得提高,價格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翻倍才行。”阮華森頓時傻了眼,“如果以翻倍的價格購買原料的話,我們企業馬上就失去競爭力了。”
另外,生產染料所需的一些基礎化工產品也會帶來環保問題。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鄭冬松表示 ,硫酸常常會帶進來二惡英。分散染料商品化過程中會大量使用擴散劑,而擴散劑的主要原料洗油含有的副產物也很多,很難避免有蒽混入,二惡英和蒽都會給染料產品帶來不環保的問題。
顯然,靠染料企業獨闖生態安全關是不夠的。
對此,林立表示,整個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其產品品質的整體提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環保在中國真正發展起來也就一二十年的時間。上世紀90年代末,一些印染企業才有了環保的概念。經過幾年的傳遞,這幾年染料企業也開始行動起來了。他們要進行環保控制的話,將會要求其上游原料供應商提供支持。到目前為止,像浙江龍盛等大企業已經有了環保控制的意識。他們也已經積極向上游傳遞這樣的信息,要求他們的產品也符合環保要求。但這是需要一定過程的。目前生態環保的需求已經開始通過染料向其上游傳遞,但目前上游只是剛剛有了這方面的意識。
那么,在現有情況下,染料產品如何做到安全環保呢?阮華森表示 ,浙江龍盛將嚴格控制使用的原料及其合成工藝,按照歐盟REACH法規和國內相關法律法規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逐步使用更先進的工藝生產出更環保的染料來適應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