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舉行
5月21日~6月3日,專屬服裝專業大學生的時尚盛會——2010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舉行,廣州國際輕紡城再次成為學生們盡情揮灑青春創意的舞臺。
據悉,時裝周上,來自廣東及香港的18所高校,集中展現最優秀的服裝專業畢業生作品,參與院校包括廣東白云學院、香港設計學院、私立華聯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等。每所院校專場大賽都會安排評委并決出前三甲參加“2009廣東大學生優秀服裝設計大賽”的復賽,再由此產生前25名進入決賽,一展未來設計師的創意和時尚品位。
同時,今年的時裝周新增了指定面料團體創意設計大賽項目,這是一個考核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團隊合作能力與創新設計能力的大賽,也是一個將面料創意運用與市場需求結合的大賽,讓這些即將跨入社會的設計潛在力量提前掌握時裝設計在創意和市場兩方面的平衡感。
6月3日晚,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的最后一場大秀作為時裝周的壓軸大戲——廣州國際輕紡城杯2010廣東大學生優秀服裝設計大賽。14所服裝院校精選出來的25個優秀作品在T臺上逐一亮相,最終,來自香港服裝學院的李丹以作品《stargirl》問鼎金獎。李丹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童話《愛麗絲夢游仙境》,她在T臺上用時裝語言講述了一個女孩在如童話般虛幻的奇妙世界里重新找到自我的成長故事。
數字的背后:行業發展與專業教育的初衷
或許數字能說明一切,整個大學生時裝周在短短5年中,直接參與院校省內35所,間接參與院校國內約120余所,國外院校1所,覆蓋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直接贊助紡織服裝企業、產業集群和商會48家,間接參與企業超過200家,直接報道媒體近60家,轉載媒體150多家,到場觀眾約6.5萬人次,直接受眾人數近200萬。
這一組數字,也足以讓我們對這個大學生時裝周產生濃厚興趣。
廣東是全國重要的服裝大省,歷年來生產總量、出口總量都全國名列前茅。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廣東服裝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尤其是服裝設計。根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廣東規模以上服裝企業達到3萬多家,以平均每家企業需要5名設計師計算,當前服裝行業就需要15萬以上的服裝設計專業人才。
而近年來,省內各高校都開始日益重視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每年為廣東的服裝企業輸送幾千名的專業人才,為廣東省服裝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各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服裝設計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但人才市場空缺仍然巨大,服裝教育產業的發展急需扶持和推動。如何搭建一個產、學、研合作的平臺,增進院校與院校、院校與企業、院校與行業、中國服裝教育界與歐美服裝教育界之間的交流、合作,從服裝教育開始,整體推動服裝設計的進步并逐步與國際接軌?這個問題顯然擺在了廣東省服裝協會劉岳屏會長的面前,大學生時裝周正是基于這樣的行業背景運用而生。
鏈動的奧妙:支持教育,參與者的共鳴
從2006年的12場活動,到2010年的22場活動,參與院校從最開始的10所,到今天的20所,活動時間從7天膨延長到了14天,所有參與院校不需要為自己的畢業作品展演向組委會支付任何費用,組委會為參與院校免費提供場地、舞臺、燈光、音響、宣傳以及門票、畫冊等公共服務。每年的運作成本之大,不難想象。那么,這些費用從何而來呢?
原來,大學生時裝周一開始就被定位為“公益性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的大學生時裝周每年的舉辦地——廣州國際輕紡城為此投入500萬元的運作基金;另外主辦單位義務投入人力、財力,旨在進行院校和市場、企業、人才的全方位催化。正是基于此種引導行業,為行業打開通路和護航的理念支持下,該活動隨著每年一次的頻率得到了最大的傳播效應,各大院校,求才若渴的服裝企業、面料企業以及產業集群政府的踴躍參與見證著它的影響力。
完美“婚姻”秘訣:名師、名企、名校帶動下的時尚盛宴
翻開歷年的《大學生時裝周精品匯編冊》,一個個為業內人士所熟悉的響當當的名字躍然眼前:張肇達、劉洋、計文波、武學凱、……正是這樣一群知名設計師,每年都在為大學生時裝周指導。在大學生時裝周,人們感受到的不只有理性的行業發展,經濟效益,人才培育,解決就業;還能真切地體會到青春的脈搏,對藝術創作的癡迷……而談及未來,組委會負責人如是說:“腳踏實地,穩步可持續發展,將來有一天,全世界業內人士都知道——中國的大學生時裝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