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被誤讀問題引人深思
近來,李寧公司的新聞頻繁出現在各大財經媒體。因2011年第二季度訂貨會成績不太理想,李寧公司遭遇了媒體的重重誤讀,一時間,作為中國體育服飾品牌領頭羊的李寧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根據李寧公司2011財年第二季度產品訂貨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零售吊牌價計算的訂單總值與2010年同期相當,其中服裝產品和鞋產品平均零售價均上漲超過8%,但訂貨數量則分別下降超過7%和8%。如果再計算李寧給予經銷商的批發折扣,訂單總值按照批發出貨計算較2010年同期則下降約6%。在體育服飾行業,這一成績基本意味著衰退。
為應對不利局面,李寧公司很快拋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包括整合一部分業績不好的門店,通過提升單店銷售收入來促進公司業績的增長。而各大財經媒體把李寧此應對舉措解讀為關店500~600家。
李寧公司對媒體報道進行了快速回應,稱關閉門店之說純屬消息誤讀,李寧此舉意在實施整合策略,讓那些更有效率及比較大的經銷商或想進一步發展的分銷商收購低效率分銷商的店鋪。然而,不論是關店也好,還是整合也罷,對李寧誤讀背后的問題還是值得思考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