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透支”企業熱情 倫敦奧運會商家消費者皆冷靜
2012年倫敦奧運會如期而至,但奧運經濟卻風光不再。無論是國內企業贊助奧運的積極性,還是消費者購買奧運產品的意愿,均無法與北京奧運會相比。昨日,記者來到市區內各大家電、數碼、服飾賣場以及大型超市,發現與奧運相關的宣傳少之又少。就連與奧運緊密相關的可樂、運動服飾、體育用品等,都不見奧運字樣。
奧運會還不如圣誕節熱鬧
每逢各大節日,商家們都會早早的掛上各類宣傳條幅,并推出相關產品。如今正逢4年1屆的奧運會,商家的積極性理應比每年都有的節日高才是,但事實卻是事與愿違。記者在昨日的采訪中,無論是商場還是超市,在活動促銷上幾乎與往常一樣,并未推出與奧運相關的促銷手段。借用某可樂銷售人員的一句話———“奧運會還沒圣誕節熱鬧”。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阿迪達斯與耐克,安踏與李寧,三星與聯想,歐米茄與浪琴,這些在奧運賽事贊助方面爭得你死我活的品牌,時下竟銷聲匿跡。記者留意到,除了耐克、安踏推出奧運限量T恤,其他品牌并無大動靜。
商家、消費者皆冷靜
記者來到某家電賣場,包括奧林匹克全球贊助商三星在內的諸多國際品牌,只是在海報上寫了諸如“激情奧運”、“奧運盛夏”等字眼,而經銷商并未推出專門的奧運宣傳手段。阿迪達斯、李寧表現得更為冷靜,連贊助的各國國家隊服都難覓蹤影。
而消費者表現得更加“不屑”。記者采訪了在某商場準備購買泳衣的市民蘇女士,她說:“我買泳衣可不是為了奧運會,更不是為了孫楊,只是夏天來了,想游泳了。”在某民族運動品牌專賣店內,記者看有一位市民買了一件“奧運服飾”(某國家隊隊服),隨即上前詢問,他的話著實雷到了記者:“這是哪個國家的隊服?我一點也不知道,只是看著好看,連售貨員也沒告訴我。”
倫敦奧運相關產品不見蹤影
是否還記得泛濫了的“福娃”產品?奧運吉祥物、紀念幣、志愿者服裝等,都成為奧運相關產品的代表。但如今,倫敦奧運會周邊產品在我市可謂難覓蹤影,就連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記者也沒有發現。
此外,奧運旅游市場也頗顯頹態。我市某旅游公司的“倫敦游游”漲價不足1月,就被冷淡市場“打敗”了,將銷售折扣恢復到原有水平。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已經進入奧運周期,但是國內飛往倫敦的航線折扣率一直保持去年同期的水平,而乘客數量也并未出現明顯的增加。
北京奧運“透支”企業熱情
記者獲知,包括我國在內的16個國家奧運隊服是由我國服裝品牌提供贊助。但相比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各企業在本屆奧運會上的投入明顯變小,甚至還不如2000年的雅典奧運會。主要原因就是“時差因素”造成奧運會收看人數大打折扣。況且四年前中國的體育市場剛剛“興奮過頭”,甚至已經有些“透支”。
大多數普通民眾的奧運激情也遠不及北京奧運會時期。記者在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奧運會開幕了才知道。”而在4年前,北京奧與會的開幕式,相信大多數國人都會銘記在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