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品牌動態在奢侈品和“快時尚”之間找品位
輕奢侈品,主要有兩個含義,即原創設計和高品質面料工藝,是一種較為小眾的消費品,區別于快時尚品牌的普遍性;追求品質,與國際一線奢侈品牌最大的區分在于價格,定位一般是中高檔。時尚代表:Moonsa。
時尚品牌動態
當H&M、MANGO等一批時尚品牌入駐中山城區剛剛興起的百貨公司時,“快時尚”消費正在世界風起云涌。2012年年底,當H&M將在明年春季全面上市其新品牌&OtherStory的消息傳來時,一些有別于“快時尚”的“輕奢侈”品牌,已經悄然在城區大型百貨公司入駐了。
2012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山包括利和廣場等在內的新百貨公司都對傳統的業態分布作了或大或小的調整,其中不乏一些商業廣場投資人對未來高端消費圈的定位一切跡象都似乎表明,在“快時尚”仍在中山流行時,另一個高端消費訴求已經被發現并挖掘,“輕奢侈”已經向城區新百貨公司拋出了橄欖枝。
新風向
在奢侈品和“快時尚”之間找品位
在中山市城區的百貨業向來因業態重復、單一而被頻繁詬病。有媒體認為,中山目前尚無真正意義上的高端百貨消費場所,擁有這部分訴求的消費者大多遠赴廣州、深圳、香港以及澳門購物。但近期以來,中端消費以上的空白正在被填補。從幾個大型商場引進的品牌及業態調整來看,不少業主已經留意到“快時尚”與奢侈品之間的空隙,開始在“輕奢侈”的理念下謀篇布局。
國際上的“輕奢侈”消費從1990年代初嶄露頭角,近幾年傳入中國內地,中山目前則剛開始接觸這種消費定位。
星匯灣地產公司一位市場營銷總監分析認為,現在普遍有種看法,就是在街邊貨和奢侈品之間,有一群大量的消費群體,比如擁有高收入的白領階層。他們想要有設計質感的、高品質的商品,但價格又不能跟國際大牌奢侈品一樣。從目前來看,中山城區的商圈中這方面的消費定位幾乎才剛剛起步,相信這是很多新百貨商場的突破方向之一。
目前,利和廣場商圈的高端品牌區設置了城區較為集中的“輕奢侈”品牌,商品主要集中在服飾、手袋等領域,且種類和品牌有增多趨勢。東區某裝飾公司經營者吳靜說,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太貴,不可能成為我的常態消費。一般的時尚品牌又存在撞衫、設計粗糙等缺點,有時候不符合自己的定位。介于這兩種價位之間的消費品,正好解決了我們的購物需求。
人們對“快時尚”的熱情有所消退,一大原因是,對大牌的粗糙仿制大大打擊了追求品位及細節的消費者。
去年12月,某權威時尚網站調查顯示,有2.65萬網民認為最在意的消費尷尬是撞衫,占總投票人數的89%。可見,收入較高的年輕白領,對消費品的品質有著更高的細節要求。
吳靜對中山的“輕奢侈”潮流變化有很深的體會,新開的大型商場對這類品牌的關注,正在改變她以往赴港購物的習慣。她說:“比如參加公司年會,很有可能跟人撞衫,因為中山城區稍微高端的百貨公司就那么幾家。但如果是在‘輕奢侈’品牌店購買,就比較少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很多款式都是限量的,跟人重復的幾率小得多。”
除了百貨商場,網站上活躍的國內設計師或服裝工作室,也是白領“輕奢侈”消費的重要陣營。這些設計師或服裝工作室會根據顧客的需求,選用材質上好的布料,再根據顧客的尺寸量身定做。有些工作室和設計師都已經形成了一些品牌效應,在網上小有名氣。這些服裝的做工和設計不比國際二線品牌差。
在“輕奢侈”購物潮流中,無論是網絡營銷和實體店營銷,中山城區的百貨業者都嗅到了新的氣息。在“快時尚”風潮漸落,在實惠的街邊貨和遙不可及的國際一線品牌當中,中檔價格的“輕奢侈”,正成為城區百貨業態的下一個強有力的風向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