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服飾價格杭州失寵
近日,林女士發現往年杭州絲綢城50元能買到的雙縐婆婆衫,如今一下子變成80多元了,漲了將近60%。而經常幫外地親朋好友購買絲綢衣服的張阿姨也表示,今年價格漲得特別多。因質地輕薄、舒適透氣等特點而受到消費者喜愛的絲綢服飾,在這個夏天卻不再那么受杭州人歡迎了,因為價格太高,還不了價。
春繭收購價格上漲高達64.7%
今年絲綢價格為什么會漲得這么厲害?據浙江省農業廳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省蠶繭平均收購價1655元/50公斤,同比上漲64.7%,創收購價歷史新高;其中縉云縣、淳安縣平均價分別達1850元/50公斤、1820元/50公斤,創出歷史最高價。嘉興地區今年收購價也達到了1550元/50公斤,同比上漲600元/50公斤,漲幅達63%。
春繭收購價提高直接影響了面料的價格。杭州絲綢城一種叫“素皺緞”的面料去年七月份價位在22.2元/米至27.8元/米,今年已經漲到27.8元/米至32元/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5%至25%。
面對原材料的漲價,各個商家也只能相應地調整絲綢衣服的價格。“最少的也漲了20%”誠盛服飾的陳老板說,“面料漲了,成品價格肯定要漲的。”但是陳老板也表示,“漲多了消費者就不買賬了,所以只能我們自己扛著,盡量少漲點,薄利多銷,賺點微薄的利潤。”
“真的沒多少賺頭,現在就靠一些新品還能賣個不錯的價位,畢竟消費者沒法對比。”一家宗海絲綢行的負責人說。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在體育場路絲綢市場逛街的林小姐說,購買一件蠶桑絲面料的吊帶睡裙,價格基本在130元—180元,她表示價格在200元之內還是可以接受的。
砍桑影響蠶繭價格波動
近幾年,蠶繭收購價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2007年嘉興市場蠶繭收購價是每擔50公斤1000元左右,2008年降到了每擔480元,而今年的最高收購價達到了1700多元的歷史最高。這種不穩定的價格使得蠶農毀桑的事情經常發生,據全國蠶業信息網調查,2009年,全國桑園面積為1178萬畝,同比減少7.2%;桑蠶繭產量55.9萬噸,同比減少15.2%。
根據浙江省農業廳經濟作物管理局的有關人士分析,蠶繭價格的波動可以追溯到2008年秋季,那年的低價嚴重影響了蠶農的生產積極性。同時,盡管今年蠶繭收購價格逐步上升,但相對于其他農副產品價格而言,蠶桑效益仍然偏低,蠶農主動縮減生產規模。二是生產風險因素。今年三月份的低溫、西南大旱以及最近的洪澇災害,夏秋蠶生產氣候條件惡劣因素增加,飼養風險較大,生產穩定性較差,收益難保障,部分蠶農沒有因蠶繭收購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飼養量。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我國真絲出口形勢好轉,國內需求量的增加,蠶繭產量需求將會增大,但預計全國蠶繭產量除廣西外將不可能有大幅增加,全國蠶繭供求總體仍然偏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