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半年溫州鞋類產品出口呈現五大亮點
2010年上半年,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出口鞋類貨值30.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9%,與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14.0%,創出鞋類出口歷史最高水平。尤為可喜的是,鞋類出口呈現出三大變化:
一是龍頭企業出口比重變大。上半年共有59家鞋類企業出口值超1000萬美元,其中2家超5000萬美元。這59家鞋類企業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38.2%,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9.1個百分點。
二是產品研發創新能力變強。逐漸凸顯福州地區的塑料鞋、沙灘鞋及莆田、泉州地區的運動休閑鞋兩大產區,形成沿海地市的區域性鞋業出口集群,企業除在傳統鞋類款式方面推陳出新外,還加大研發力度,不斷開發出納米鞋、生態鞋等新品種,有力促進了出口增長。
三是平均出口單價變高。鞋類平均出口單價已從2008年2.597美元/雙,上升到2009年2.725美元/雙,上半年,全國進出口總額135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出口7051億美元,增長35.2%;進口6498億美元,增長52.7%;實現貿易順差553億美元,下降42.5%。與2008年同期相比,上半年進口總額增長9.8%,進口、出口分別增長14.5%和5.8%。
今年上半年又升至2.983美元/雙。這也反映出福建鞋類產品結構正不斷向中高檔及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影響廣東鞋類出口的三大因素
廣州海關1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出口鞋21億多雙,價值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8%和17%。其中,尤以對巴拿馬和印度的出口增長最為快速,分別達到4成和8成。
目前,美國、東盟和歐盟仍是廣東鞋出口的主要市場。今年前6月,廣東對美國出口鞋近5億雙,增長9%;東盟4億多雙,增長1.1倍;歐盟2億多雙,增長24%;上述三個市場出口合計占同期廣東鞋出口量的6成。同期,對巴拿馬出口1.5億雙,增長40%;對印度出口8492萬雙,增長79.6%。此外,對香港出口1.1億雙,增長12.1%。
海關稱,東盟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加大為廣東鞋出口帶來積極影響,但未來仍將受到三方面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一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令出口恢復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鞋類產品的上游材料價格攀升增加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三是人民幣步入新一輪的升值通道將進一步增加出口壓力。
溫州鞋類產品出口五大亮點
人民幣升值、歐盟反傾銷,讓很多出口型的鞋企一籌莫展,但經濟回暖前提下,很多鞋企也呈現出形勢好轉,作為溫州一大支柱產業的鞋類產品,在今年上半年整體狀況明顯上升。
在今年前6個月時間里,據溫州檢驗檢疫局統計,溫州鞋類產品出口共計46873批、3.63億雙、16.89億美元,同比批次、數量、金額分別增長了36.22%、35.38%和36.81%。
對去年由于受灰色清關和貨幣貶值雙重打擊下,今年的溫州鞋企出口取得增長過半的驕人業績。均有較好地表現,呈現出五大亮點:一是出口鞋企總數持續增加,從去年同期的867家增長到目前的935家,且每月都有三、四十家企業恢復或新增出口,尤其是6月份比前5月新增了53家企業;二是大企業出口增長迅猛,出口量前30位的出口鞋類企業有27家企業實現了正增長,該30家企業的出口總值達4.45億美元,占上半年總量的26.35%,而企業數僅占3.21%;三是溫州鞋四面開花,碩果累累。歐盟、美國、克羅地亞、南非、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均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四是皮面鞋出口明顯回暖。上半年皮面鞋出口同比每月均增長,增幅基本在30%左右,出口企業數也略有上升,歐盟仍是溫州皮面鞋第一大出口市場;五是安全鞋受經濟回暖刺激大幅增長。主要用于工業采礦等特殊用途的安全鞋類產品,可謂是國際經濟冷暖的晴雨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