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蘭駿集團“織女星”蔡玉華
山東蘭駿集團織布二車間擋車工蔡玉華,二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練技術,兢兢業業多織布,多次打破“千米無疵布”最高紀錄,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自公司開展“技術明星”評選活動以來,她又數次蟬聯冠軍,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織女星”。
23年前,蔡玉華進入蘭駿集團成為一名擋車工。為了達到紗線接頭動作穩、快、準的要求,每天下班后兩個小時是她雷打不動的打結練習時間。宿舍里如果有同伴在,她就請人幫助記時考核打結速度;如果宿舍沒人,她就在心里默默計數給自己做裁判。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學徒期間的基本功操作考核成績就遙遙領先。
公司在一次次變革中更新設備,擴大再生產。蔡玉華在適應新設備、新環境的過程中也表現出超凡的毅力。1989年,公司上第一條牛仔布生產線,由于當時的織布機還是老式機械型織機,在織造過程中浪紋、稀弄成為難以回避的布面疵點。蔡玉華和班長一起在業余時間到車間里反復練習、總結操作要領,并及時向小組其他成員傳授心得體會,使得她們小組的整體質量高出車間平均水平20%. 1993年,公司引進國際最先進的劍桿織機,蔡玉華作為第一批成員上機操作。面對新型的電子化設備,大多數人手足無措,不敢輕易觸動按鈕。她將新型織布機上的按鈕都畫在一個小本子上,并一一注明功能,下班后反復記憶。兩天后,她又變成了小組成員的師傅。不僅如此,在操作中她還根據劍桿織機車速快的特點,總結出巡回的重點在經軸部分,提出以預防為先的巡回方案。后來,國家紡織局在紡織操作技能大賽中統一巡回操作法,跟蔡玉華總結的操作法一樣。
隨著本地紡織企業的增多,好幾家剛剛成立的紡織廠高薪聘請蔡玉華去做師傅,她拒絕了,說自己戀舊;開超市的親友看中了她吃苦耐勞的精神邀請她加盟,她沒有答應,說對織布機已經摸順手了,不想離開。
在平淡的工作中磨礪,在競爭的環境中成長,在變幻的誘惑中淡泊。她將簡單的經緯交織成風格迥異的牛仔布,將自己成就為一個忠于企業、忠于職業的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