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為實現紡織強國努力奮斗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紀念建黨90周年暨創先爭優活動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建黨90周年之際,我國紡織工業領域的共產黨員通過重溫歷史,重溫黨史,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重要支撐,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根本出發點,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重要著力點,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總結表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所涌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首先,我代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黨委向協會廣大共產黨員表示節日的祝賀!向此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協會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開拓奮進,為推進協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加快紡織強國建設步伐而不斷奮進。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0年光輝歷程。在這90年里,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實現兩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飛躍,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三大歷史性跨越,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繁榮,從解放走向復興。
一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帶領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二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共產黨繼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創傷,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建成一個嶄新而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國民經濟體系和國防體系,鞏固了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三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飛躍,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人民跨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一往無前的開拓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進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
新時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90年,是帶領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的90年,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90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發展壯大的90年。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的光輝歷程,我們格外珍視,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革命實踐和不斷變化的時代特征相結合,在領導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發展了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的政治優勢。比如,在血雨腥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八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激情燃燒、艱苦創業的年代,人民當家作主所激發出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等;在波瀾壯闊、生機勃勃的改革開放年代,所形成的改革開放精神、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精神,應對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困難表現出的“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彰顯偉大愛國主義的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等等。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巨大的政治優勢,是在戰爭歷史中形成,在實踐中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是我黨作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動力,是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支柱。
現在,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是一個充滿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我們黨肩負更艱巨、更繁重的歷史任務,面臨更多的矛盾和考驗。我們黨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兢兢業業地工作,永遠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發揚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政治優勢,永遠不辜負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紡織工業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功不可沒的行業,對于人民政權的穩定、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的幸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作用。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實現了世界22%人口的豐衣足食,創造了世界的奇跡,而且中國僅用半個世紀就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中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量已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人均衣著消費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數三成,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已占世界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一,這份成績同樣是中國人民引以自豪的偉大成就。
紡織工業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民生產業之一。新中國建立初期,紡織工業的利稅占全國的19%,衣著類商品零售額占全國商品零售額的五分之一,為獨立自主基本建成工業體系做出重要貢獻。當代紡織工業從業人數占全國工業從業總量的1/7,紡織工業在過去十年的貿易順差占全國貿易順差總額的85.8%。紡織工業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為中國城鎮化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為綜合國力增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隨著新興纖維材料、新興工業技術的發展,紡織工業中技術紡織品在各相關產業應用,國防領域的應用,節能環保工程領域的應用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page_break}
建黨90周年之際,我國紡織工業領域的共產黨員通過重溫歷史,重溫黨史,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重要支撐,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根本出發點,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重要著力點,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未來10年的奮斗,是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使中國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達到紡織科技強國、紡織品牌強國、紡織人才強國、紡織可持續發展強國四大奮斗目標。
我們協會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作風,發揚世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奮斗和犧牲、智慧和勇氣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政治優勢,我們要把協會建設提高到鞏固和增強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基礎的高度,增強自覺、自信、自強,在紡織行業建設中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應訴求、規范行為”的歷史作用,為政府和企業服務,為職工和廣大消費者服務,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任重而道遠。
我們要把協會建設提高到發展社會化生產力的高度,腳踏實地地促進中國紡織工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馬克思說過,“我們把協作看作是一種社會勞動的自然力。”在當代一個產業無論在國內的協調關系還是跨國協調關系,都事關全局。富有產業活力的協會正是全球化條件下現代產業的共同活動方式的客觀需要,按照馬克思的定義,“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黨組織所做的工作雖然是滄海一粟,但是意義重大。我們要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產業隊伍的中堅力量,肩負起產業振興、建設紡織強國的使命。開展創先爭優,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黨性決定的。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協會黨委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并且把創先爭優工作與協會自身工作相結合,與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相結合,與加快建設紡織強國偉大歷史進程相結合。創先爭優,是鞏固和擴大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變成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激發協會各級黨組織生機活力,引導廣大黨員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需要;是促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更好地聯系和服務群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需要;是進一步提高協會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推動各單位更好發展的需要。
實踐證明,撤銷紡織工業部十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廣大成員共同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協會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增強,職工隊伍不斷擴大,已經從500多人擴大到1200多人,涌現出許多先進黨員、先進黨組織和先進黨務工作者。
此次受到國資委表彰的優秀基層黨組織是紡織貿促會黨總支,優秀黨員分別是信息中心的劉欣和紡織出版社的胡姣兩名同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黨委表彰了協會第一聯合黨支部等6個先進基層黨組織、段紅等22名優秀共產黨員和楊紀朝等8名優秀黨務工作者。他們是我們中的優秀代表,我們大家要學習他們的模范事跡,認真執行黨章,忠實履行義務,牢記宗旨,忠誠黨的事業,顧全大局,愛崗敬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推進改革,為紡織工業實現產業振興,建設紡織強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辱歷史使命,為早日建成紡織強國而繼續奮斗!為實現黨的綱領而奮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