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網購市場發展如火如荼
從2011年開始,作為服裝銷售主渠道的百貨店銷售增長面臨多重考驗,各類服裝銷售總量增速減緩;而服裝網購增速迅猛,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據統計,2011年全年網購規模達到8090億元,占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4%。網購人數達到2.12億,網上購物在網民中的滲透率提高到41.5%。其中服裝網購表現尤為突出,服裝是網上購買人數和購買金額最多的商品類別。2011年中國服裝(000902,股吧)網購市場規模為2670億元,年增長率為93.5%,高于網購市場總體增長率20.6個百分點。據工信部剛發布的數據,2012年一季度,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41%,增速同比下降18.82個百分點;零售量同比下降2.87%。2011年上海主要百貨店服裝銷售總量同比增長4.7%,增幅較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增速略有下滑。
網購具有諸多優勢
傳統服裝市場銷售價格持續上漲,抑制了服裝消費量上升。傳統渠道服裝漲價幅度過大,價格水分很多,即使在大型百貨商場,也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在經濟不景氣背景下,服裝網購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免除了實體店的租金和營銷費用,從而降低網購服裝價格,此外款式更加多樣化。即使各電商實行收費送貨政策,服裝單價也都超過收費的界限,如享受29元或39元起免收運費的優惠。
服裝網購樂趣得到消費者認同。網購的主要客戶大多是年輕人,無論工作還是休閑,花在網上的時間很長。而網上很多服裝式樣新穎,更新快,價格便宜,方便快捷,非常符合年輕消費群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享受到網購的樂趣。正望咨詢對消費者進行了一次調查,在比較網購與逛街的樂趣時,認為網購樂趣大的比例為32.5%,而認為逛街樂趣大的比例為32.9%,兩者大致持平。
服裝網購的銷售渠道日益壯大成熟。天貓(淘寶商城)、拍拍和凡客誠品等電商的高速擴張,京東業務范圍從電子產品擴展到服裝等其他門類,引發服裝網購熱潮。電商高頻次、大力度的促銷活動分流了大批實體商場的服裝消費,造成對百貨店服裝銷售的巨大沖擊。尤其是戶外運動品牌、休閑類服裝,這些本身就非常適合網購。根據正望咨詢對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的網購調查數據,按網購金額計算,2011年淘寶網的市場份額為68.1%,其中天貓(淘寶商城)作為一個單獨的網站,其市場份額占比達到14.2%,京東商城和拍拍(含QQ商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4%和3.5%。京東商城在京滬穗深的市場份額增長較快,京東商城和凡客誠品的市場份額比上一年分別提升了1.1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服裝網購進入發展黃金期
品牌服裝借助電商擴大銷售,傳統服裝廠商紛紛涉足電子商務,電商成為服裝銷售最具成長性的渠道之一。很多品牌服裝除了通過傳統渠道銷售之外,還另辟蹊徑主動觸網,知名服裝品牌紛紛在天貓(淘寶商城)開設網絡旗艦店,同時在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一批B2C平臺上開展全網營銷。
2011年年末,以淘寶為主的電商發動了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提前啟動年終促銷。通宵不打烊、限時搶購等大幅促銷活動推動各類網購服裝銷售全面增長。很多服裝品牌除了自建網購平臺外,還借助電商擴大銷售。除了天貓上眾多服裝品牌外,服裝網購的后起之秀京東網站上,也不乏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服裝品牌,如TheNorthFace(樂斯菲斯)、ARC"TERYX(始祖鳥)、Lapargay(納帕佳)、Lili等,單件服裝從幾十元的T恤衫到2000元以上的沖鋒衣,應有盡有。
借助網購平臺建立服裝新品牌。有些服裝品牌從建立伊始就借助了網購渠道和平臺。如茵曼和裂帛這兩個服裝新秀,其產生就是借助電商網購平臺,搭上了互聯網時代的高速列車,并且伴隨著服裝網購發展而壯大的。茵曼總部位于廣州,以70后、80后的城市白領和SOHO一族等主流網絡青年消費群體為目標市場,其在淘寶網的銷售額月逾300萬元以上。2006年11月,從北京兩姐妹自己設計制作起家的裂帛,開始在淘寶網絡店鋪銷售,2008年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500萬元。2010年裂帛獲“2010全球網商評選十佳網貨品牌”和“2010全球網上評選最具創新力網商”稱號。如今裂帛又從淘寶擴展到京東。電商已經成為這些新創立的服裝品牌的起飛平臺。
快遞業的發展使服裝網購如虎添翼。近年來,快遞業的迅速發展,使網購的觸角延伸到邊遠地區,快遞業與網購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因為京滬穗深網購消費者有較多的購物平臺可選擇,因此淘寶在京滬穗深的市場份額顯著低于其他城市。這幾年中西部城市的服裝網購發展速度甚至還快于京滬穗深,服裝網購使邊遠城市消費者的服裝與大城市同步。京東有自己的物流隊伍,因此京東在中西部城市的市場份額與上年相比有明顯提升。
網購售后服務越來越周到。網上服裝照片清晰,服裝材質標注明確,萬一有糾紛有據可查。在購買之前可以與客服進行詳細咨詢,同時除淘寶的支付寶已經設立了一套保障機制之外,天貓(淘寶商城)和京東等網站嚴格執行了不滿意可以退換貨的售后服務,免去了消費者服裝網購的后顧之憂。
假冒品牌問題待解決
服裝網購方興未艾,但是有兩個問題困擾著消費者。一個是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現在有些電商未經品牌許可擅自在網上銷售品牌服裝。另一種是假冒品牌。淘寶上大量的仿制某品牌的服裝,連標簽也完全使用某品牌。這樣不僅產生了對某品牌的侵權,而且也導致消費者不敢在網上購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裝。網購服裝品牌魚目混珠,即使有品牌授權,消費者也往往會持懷疑態度。這也導致了網購的客戶滿意度不如實體店,尤其是對價格較高服裝,消費者擔心有冒牌貨,所以一般會選擇到品牌專賣店購買服裝,不利于服裝網購的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