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柬埔寨服裝出口不斷提高看我國服裝企業的生存狀態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長,中國勞動力不再有優勢,眾多服裝企業開始尋找“中國制造”之外的另一條路徑。專家分析,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原因,眾多服裝企業可能率先將代工廠遷移至東南亞。中國制造,這張年輕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
東南亞市場的優勢:
紡織服裝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南亞周邊國家轉移已是不爭的事實,東南亞國家的優勢在于勞動力的價格低,每人每月只要四五十美元,但是在中國紡織服裝制造業的勞動力的價格已經上升的3000左右,甚至在沿海省份3000左右的工資都招不到工人。同時來自英國招募組織Hays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勞動力薪資的大幅上揚,使得原本同處于原料價格上漲背景下的孟加拉、越南、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更具吸引力。這種調查結果更是說明了中國勞工價格上升是紡織服裝制造業想東南亞轉移的重要原因的最好證據。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于:人民幣匯率是否保持穩定,如果人民幣升值超過2%,那么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簡直是一個噩夢,因為那樣中國的外貿企業將只剩“賠本賺吆喝”。其實在現在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很微薄了,不能再因為人民幣匯率升值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了。所以外貿企業強烈呼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對于東南亞國家,就拿孟加拉來說,今年9月初,印度政府宣布將免除自孟加拉國進口的46種紡織品關稅。對于孟加拉服裝出口商來說,孟加拉國的紡織品能以更為顯著的價格優勢進入印度市場,從孟加拉國進口的服裝比印度本土生產的服裝便宜20%。政策實施一個月內,孟加拉的出口商接收到來自于印度的成衣服裝的訂單總額達9000萬美元。當月的訂單總額相當于上一財年一個季度(2011~2012年)孟加拉對印度的服裝出口額。孟加拉采取的是與貿易伙伴共同推動紡織品出口的優惠政策,在這一市場戰略的實施案例中,孟加拉成為了最大的受惠者。
據柬埔寨媒體報道最新統計顯示,柬埔寨的出口總額在2012年比上年增長了超過10%。
其中,服裝和紡織品出口總額增長了9%,達到了46億美元。該國傳統主打的農副產品出口則出現了小幅下降。柬埔寨商務部的一位發言人Kong Putheara認為,經濟形勢確實對柬埔寨的總體出口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國際市場對柬埔寨服裝的需求依然比較強烈。“即使經濟形勢不好,人們顯然也沒有減少購買柬埔寨生產的服裝。”
中國市場的現狀:
近年來跨國企業將業務撤離中國,搬回本國或者移師東南亞、非洲已經漸成趨勢。面對這樣的趨勢,中國服裝鞋帽行業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中國制造”提升為“中國智造”。走創新的道路,用創新改變當前的局面,用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服裝鞋帽行業要從之前的密集型制造業逐步的發展改版成為具有創新的創造性企業,只有通過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的建立完善,用品牌文化的新思路去開拓市場,才會有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