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自主品牌的出路:改善消費經營環境
2012年1~7月,全國3.6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3億元,同比增長10.93%,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18.8%,比一季度下降3.77%,累計工業銷售產值30686億元,同比增長10.52%,但增速比同期下降19.4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下降3.6%;上半年內銷產出值21825億元,同比增長12.8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9.57%;
1-7月出口1415.8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33%,比去年同期下降20多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出口數量實際是負增長;全行業利潤135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我國是人口大國,紡織工業在工業發展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經濟環境不好,越能體現紡織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的作用。中國的自主品牌需要走向世界。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13日上午說,中國自主品牌要走向世界,首要任務就是改善消費和經營環境。
陳麗芬介紹說,陽光集團給多家國外知名品牌貼牌生產,在工藝設計、品質保證上早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國內消費者卻似乎更青睞國外大牌,小看了“made in
china”。
“我們有一流的工藝和管理,為什么要為他人做‘嫁衣裳’?今年大家都在談‘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我們的自主品牌走向世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要實現這個夢想,首要任務就是要優化我國紡織服裝自主品牌的發展環境。”陳麗芬舉例說,一些大商場挖空心思引進國際大牌,免租金、免裝修費、提供各種優惠,底層比較好的柜位都被國外大牌占領,國內品牌被安排在“邊邊角角”,得不到好的位置,還要繳納進場費等收費項目,再除去成本、運輸、損耗等費用,留給自主品牌的利潤空間已經很小了。
陳麗芬就此提出幾點改善方法:首先,為自主品牌進入百貨商場提供政策支持。對自主品牌數量達到一定比例的商場給予稅收上的優惠,激勵商場引入更多的自主品牌。其次,從產業政策方面給予扶持。她建議將紡織服裝行業當中的優秀自主品牌企業列入時尚產業或者文化產業,享受優惠的產業稅收政策,緩解企業稅收壓力。最后,要堅持公平合作,保障自主品牌企業的利益。特別是要調控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杜絕商場“店慶費”“廣告費”“裝修費”等收費行為,將商場在產業鏈中的利潤比率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之內,以確保自主品牌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