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助力遼寧紡織站穩陣腳
多年產業結構調整使全行業穩住了陣腳。遼寧屬非產棉省,各級紡織協會和眾多企業早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就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使棉紡織僅占全省紡織行業經濟總量的13%,而服裝提高到58%。重點企業紛紛進行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并取得明顯成效,如阜新阜棉紡織有限公司、大連瑞光非制造布集團和錦州宏豐印染有限公司等都推出了新產品,營口華福國際商貿有限公司的數字化高檔家紡制造項目已成功運營。通過上一輪技改,很多企業形成了技術優勢,在今年嚴峻的條件下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服裝作為遼寧紡織的龍頭行業,對遼寧紡織經濟增長起到拉動作用。據統計,今年1~9月遼寧規模以上服裝企業銷售收入510.45億元,同比增長7.7%;利潤20.58億元,同比增長28.63%;利稅29.81億元,同比增長25.36%。服裝業各項指標均占全省紡織業的50%以上。遼寧服裝業從年初起就抓“破瓶頸促提升”工作,狠抓有影響力的品牌建設,注重打造和運作品牌,不斷推出新品牌,從而提升了品牌貢獻率。在大連2012春季時裝周和大連2012秋季時裝周期間,遼寧服裝企業推出多場新品牌發布會,使諸多新品牌招商紅火。其中大連桑扶蘭實業有限公司借“桑扶蘭”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之機,又推出了ELLEGIRL時尚品牌,并舉辦多場新品發布會。1~9月該公司實現產值2.1億元,同比增長8%;利潤1570萬元,同比增長25%。
通過下大力氣抓服裝設計創新和管理創新,遼寧服裝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遼寧已建成一批國家級及省、市級企業研發設計中心。此外,為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一大批服裝企業通過參加2012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和大連國際服裝節,有效解決了全省紡織服裝業上下游銜接難題,還有些企業通過參展2012年法國FATEX服裝博覽會走出了國門。眾多服裝企業紛紛開展電子網絡營銷,還有一批企業推出服裝定制業務。
特色產品帶動遼寧紡織行業發展。今年以來,遼寧紡織企業注重提升內生動力,著力生產技術含量高的差異化產品和功能性產業用面料等產品。如大連瑞光非制造布集團生產的非織造布、熔噴布、色母粒等產品遠銷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遼寧天澤產業集團紡織公司生產的過濾布和土工材料,產品質量高,有自主品牌,暢銷國內外市場。大連東立工藝紡織品有限公司的花邊、大連鑫峰工藝編織品有限公司的工藝編織壁畫和花邊等產品,面對高端客戶,做高檔次產品,企業保持穩定發展。
遼寧紡織行業今年遇到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許多企業領軍人對出口訂單分流、國內外棉花差價大、開工不足等困難的感受相同,期盼國家能在政策上給予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