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服面料的發展歷程及特點分析
防彈服是用于人體軀干免受彈丸或彈片傷害的一種單兵防護軍事服裝,多呈背心狀。由防彈層和衣套制成。防彈服是在銷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上人員傷亡總數的 80% 是由低速和中速流彈或炸彈的碎片造成的,專家們從古代鎧甲得到啟發,在大戰末期研制出第一代防彈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碎彈片造成的傷亡仍約占百分之六十左右,人們對防彈服的研制越來越重視,40 年代初,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開始研制出合金鋼、鋁合金、欽合金、陶瓷、尼龍等材料的防彈服,并用于戰場。60 年代開始出現用優質化纖材料取代優質鋼材的第二代防彈服。70 年代以后,防彈服材料又有了新的發展。
防彈衣可分為軟體、硬體和軟硬復合體三種。軟體防彈衣的材料主要以高性能紡織纖維為主,這些高性能纖維遠高于一般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賦予防彈衣防彈功能,并且由于這種防彈衣一般采用紡織品的結構,因而又具有相當的柔軟性,稱為軟體防彈衣。 硬體防彈衣則是以特種鋼板、超強鋁合金等金屬材料或者氧化鋁、碳化硅等硬質非金屬材料為主體防彈材料,由此制成的防彈衣一般不具備柔軟性。
防彈服面料中的防彈層用金屬、玻璃鋼、尼龍、凱夫拉等硬質和軟質材料單一或復合制作,使彈頭、彈片彈開或嵌伎,并消釋沖擊動能,起到防護作用。這些材料中,合金、玻璃鋼、陶瓷等為硬質材料。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玻璃鋼即纖維強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脂、環氧樹脂與酚醛樹脂基體。
尼龍和凱夫拉是較為新型的防彈材料,尼龍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合成纖維。尼龍的出現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纖維工業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高分子化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凱夫拉英文原名KEVLAR,也譯作克維拉或凱芙拉。是美國杜邦(DuPont)公司研制的一種芳綸纖維材料產品的品牌名,材料原名叫“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這種新型材料密度低、強度高、韌性好、耐高溫、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強度為同等質量鋼鐵的5倍,但密度僅為鋼鐵的五分之一(Kevlar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44克,鋼鐵密度為每立方厘米7.859克),而受到人們的重視。 由于凱夫拉產品材料堅韌耐磨、剛柔相濟,具有刀槍不入的特殊本領。在軍事上被稱之為"裝甲衛士 "。
目前,我國研制的防彈面料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能有效地防住兩米外各種手槍彈的撞擊。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重量輕(3.5 千克)、防護面積大(0.23 平方米)、防護性能安全可靠等特點。而且全部使用國產材料,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益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